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垄断行为的认定是如何的

垄断行为的认定是如何的

时间:2023-10-1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827
我们有时会在新闻中听说到一些类似于经济垄断、行业垄断之类的词,听起来就感觉不是什么好事,这种行为也确实不利于该行业的发展。那么,您是否了解这些相应的垄断行为是如何认定的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出相关知识,供您阅读,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垄断行为的认定及其种类

一、垄断行为的定义

垄断行为是指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经济规模或形成有利的经济地位。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3条的规定,垄断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二、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又称为卡特尔,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或采取的旨在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形成的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下游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

三、垄断的类型

根据当前经济生活的实际状况,垄断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行政垄断:即政府职能部门利用权力搞地区封锁或强制交易,迫使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商品。这种垄断是目前最受争议的类型。2. 行业垄断:即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强制交易或限制竞争行为。这种垄断在铁路、邮政、水电、石油、电信、航空和金融等服务性领域广泛存在。3. 经济性垄断:指自由竞争企业出现的垄断行为。这种垄断在一些竞争性的产业中,如彩电等领域也开始形成。

四、禁止的垄断协议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以下垄断协议:1. 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2. 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3. 分割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4. 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5. 联合抵制交易。6.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通过以上规定,可以对垄断行为进行准确定义,并明确禁止的垄断协议范围。这有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经营者违反规定实施集中会被处分资产吗

    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规定实施集中的后果。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资产、转让营业等,以恢复市场竞争状态。同时,违法经营者还可能面临罚款。文章还介绍了垄断竞争的产生原因,包括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制度试点的持

  • 自然垄断的定义和原因

    自然垄断的定义、原因以及自然垄断行业的技术特征。自然垄断是由于资源条件集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原因形成的行业垄断现象。自然垄断行业具有显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关联经济效应、网络性、大量沉没成本以及市场集中度特别高等技术特征。同时,自然垄断行业的

  • 经营者为研究开发新产品可以签订垄断协议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为研究开发新产品,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是允许的,不属于垄断的行为。(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按规定,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

  • 对惩罚垄断行为不服是否可申请行政复议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的垄断处罚决定不服的,当事人是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横向垄断协议通常包括以下形式:。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所达成的限制竞争的垄断协议。我国《反垄断法》

  • 透视反垄断法宗旨与要点
  • 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 为什么规制垄断行为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