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垄断协议是指上游经营者对下游经营者的经营自由进行限制的协议。其法律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纵向垄断协议的行为主体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关系,而是存在互为补充的交易关系。
纵向垄断协议通过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协议,要求交易相对人实施特定行为来限制竞争。
纵向垄断协议一般以明示的方式表现,并附随于经营者和交易相对人的交易合同中。
纵向垄断协议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协议限定了经营者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协议限定了经营者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除了固定转售价格和限定最低转售价格外,国务院反垄断法机构还可认定其他形式的垄断协议。
我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作出了两项禁止性规定:
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的垄断协议。
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
除此之外,反垄断法还规定了其他类型的纵向协议的禁止,如独家销售、独家购买、限制地域等。
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违反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1. 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责令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
2. 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没收经营者违法所得。
3. 经营者可能被处以罚款,罚款数额为上一年度销售额的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
对于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经营者,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然而,如果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问题,包括在法律中市场份额对经营者市场地位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的规定。市场份额的推定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同时允许经营者通过事实进行反证。如果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能证明自身不具有支配地位,则不应认定
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修正)的发布
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文章强调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如片面宣传、冒充他人名义销售、虚假表示、限制竞争行为等。同时,鼓励社会监督,保护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举报。此外,文章还强调加强市
垄断行为的分类,包括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同时介绍了垄断协议的横向和纵向分类,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和豁免情形。其中豁免情形需要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并证明不会对市场竞争
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虽然该法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如旧体制的后遗症、法律交叉导致法律适用界限不清等问题。特别是利用不同法律交叉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极大危害。同时,以海南椰风食品有限公司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