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了商业秘密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了商业秘密

时间:2024-06-0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278
据小编所知:企业在商业竞争中所拥有的未公布的知识产权,如公式、技巧、过程、设计、器具、样式、汇编信息等就是我们熟悉的商业秘密。有些法律把商业秘密看作“机密信息”,另一些法律则认为它是“机密信息”的子集或样例。下面就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什么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了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非法获取

商业秘密的非法获取包括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盗窃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利诱是指以物质和非物质利益诱使掌握和了解权利人商业秘密的有关人员向其披露商业秘密。胁迫是指以给商业秘密权利人或掌握了解商业秘密的有关人员造成损失相要挟,迫使其交出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

商业秘密的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是对商业秘密的进一步侵犯。披露是指行为人公开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只要实现了公开的行为即可构成。使用通常指行为人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将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直接用于生产、经营之中的行为。允许他人使用指行为人将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提供和转让给他人使用。

违反保密义务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

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属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虽然行为人因合法方式获得和掌握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但应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如果行为人违反保密义务,将其掌握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将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

明知或应知他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获取、使用或披露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他人以不正当手段侵犯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而予以获取、使用或披露该商业秘密的行为也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明知是指对向其传授商业秘密的人具有获取商业秘密的非法行为的确切性认识,应知是一种主观上的预见性。只要行为人明知或应知他人以不正当手段侵犯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而对该商业秘密予以获取、使用或披露,即使具有间接性质,仍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二者虽在表面上看似存在冲突,但实际上追求的是相同的社会目标,即社会财富的增加。微软垄断案引发了关于知识产权在形成垄断中的作用以及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问题的思考。知识产权的取得意味着权利人取得了一种垄断地位,但当

  •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外资企业对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条款的关注和担忧。文章指出,外资企业在中国拥有明显的知识产权优势,可能因此受到反垄断法的关注。但反垄断法并非针对外资企业或其知识产权垄断地位,而是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只要不妨碍竞争,就不会

  • 谁来认定商业秘密

    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案件,首先应审查原告所称的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由此规定说明,商业秘密应符合以下构成要件:。我们认为,对

  • 辩护词(侵犯商业秘密罪)

    天津HZ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上诉人亲属委托,并征得上诉人张XX同意,指派律师XX作为上诉人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案的辩护人,依法履行辩护职责。通过庭前查阅案件卷宗、会见被告人等工作,结合刚才的庭审情况,辩护人认为:公诉机关对上诉人张XX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指控,事实不清

  • 竞业限制条款有没有地域限制
  • 串通投标的表现有哪些
  • 违反保密协议的违约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