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修正)

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修正)

时间:2024-12-24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384

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市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统称经营者)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以及从事行政管理的有关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第四条:市和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执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制定本行业公平交易的自律性规范,配合监督检查部门履行职责。

第五条:本市国家机关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对检举、揭发和协助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组织和个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为其保密,并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参与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第八条: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知名商品包括:

(一)使用经认定的驰名商标或者著名商标的商品;

(二)经国家有关行政机关、行业总会认可的在国际评奖活动中获奖的商品;

(三)为相关消费者所共知、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较高知名度的商品。

第九条: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以及代表其名称、姓名的标志、图形、文字、代号,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经营者不得擅自转让或者出租本企业的名称。经营者不得以伪造的企业名称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条:经营者不得在商品或者包装上采用下列手段,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使用被取消的质量标志;

(二)伪造或者冒用专利标志,使用已经失效的专利号;

(三)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许可证号、准产证号或者监制单位;

(四)伪造或者冒用商品的生产地、制造地、加工地;

(五)虚假表述商品的性能、用途、规格、等级、制作成份和含量;

(六)伪造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和失效日期或者对日期作模糊标注。

第十一条: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采取下列限制竞争的行为:

(一)限定消费者购买、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排斥经过法定机构检验、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其他经营者的同类商品;

(二)强制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或者配件;

(三)对抵制上述各项行为的消费者拒绝、中断、拖延、削减提供必要的商品或者滥收费用。

第十二条: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业秘密的定义与保护

    商业秘密的定义、重要性及其保护制度。商业秘密指未公开、具实用性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和经营信息。劳动者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现行保护制度主要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对企业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集体协商代表也应遵守保密义务。

  •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问题。傍名牌现象日益普遍,涉及商品领域多元化,严重损害了驰名商标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傍名牌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企业傍名牌虽能迅速获利,但风险较高且非长久之计,涉及复杂的法律问

  • 自主选择权的法律意义

    自主选择权的法律意义。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有权根据自身需求和意愿自主选择经营者、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法律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禁止经营者违背消费者意愿进行销售行为,政府也不得滥用权力限制消费者选

  •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措施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措施。首先建议增加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拓宽执法范围;其次,扩大执法权限,强化查处力度;再次,加重法律责任,增强可操作性;最后,进一步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确保工商部门独立执法。

  •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解决域名纠纷案件的法律问题
  •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问题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