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条“适用范围”的规定,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才适用“双倍工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也适用本法。
只有具备劳动合同的主要法律特点,才能认定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备忘录、证明、入职邀请函、确认函等经过一定处理后被当作劳动合同来处理,以规避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惩罚。此外,一些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毕业生的三方协议一般不能认定为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在实践中,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北京劳动仲裁申请仲裁,但北京市的仲裁委员会一般只支持11个月的双倍工资,法院的判决则不一致。西城区法院支持超过11个月的双倍工资。对于超过11个月未签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救济手段,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违反法律规定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有些仲裁委员会可能不受理此类申请,但可以获得不受理通知书后直接向法院起诉。
许多人将“双倍工资”简单理解为工资的双倍,实际上,“双倍工资”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每月实际发放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一般来说,在要求双倍工资时,具体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来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要求“双倍工资”,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从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时间开始计算,时效期限为1年。然而,在一些仲裁委员会,特别是一些远郊区的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中,有时会出现时效限制的裁定。对于这种情况,劳动者应坚持起诉或上诉,因为这样的裁定适用法律不当。
关于公司拖欠工资是否能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如果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无论拖欠时间多久都不能要求双倍工资;若未签劳动合同且拖欠超过两年,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双倍工资。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是惩罚性赔偿金,有特定的时效规定。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可先向劳动部门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且未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收集证明资料来证明劳动关系,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和拖欠的工资。文章介绍了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相关法律依据和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
李某加入一家餐饮连锁管理公司的案例。李某入职后未能通过培训考核并提出辞职,之后以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申请仲裁。关于聘书是否可以视为书面劳动合同以及是否需要支付双倍工资成为争议焦点。法院最终判决餐饮公司无需支付双倍工资,因为聘书具备书面劳动合同的
公司不签合同的各种风险及赔偿责任。包括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的工资赔偿和经济补偿;员工不签合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不签合同带来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超过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被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因此,公司需重视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