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能终止劳动合同吗
时间:2024-11-06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哺乳期能否终止劳动合同?这是很多用人单位都很关注的热门话题。在一个企业中,难免会有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员工。那么,在哺乳期间,企业能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哺乳期是否能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
2.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4.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上述规定,用人单位只在部分情况下被限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哺乳期,如果职工有过错,用人单位仍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990年7月18日,劳动部对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规定了外商投资企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
1. 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应按照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
2. 孕期、产期、哺乳期间的女职工在合同规定的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辞退。但不得以女职工怀孕、休产假、哺乳为由辞退。
3.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指的是企业不得以女职工怀孕生育和哺乳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对于在“三期”内违纪的女职工,按照相关规定和劳动合同应予辞退,可以解除合同。
4. 对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在“三期”内即使劳动合同期满,也不能解除其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哺乳期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的定义
工伤的定义及相关待遇。工伤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相关的活动时遭受的不良因素导致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和乐清工伤工资标准规定,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的伤残职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解除合同时,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
-
逾期终止合同的分类
逾期终止合同的分类。根据法律规定,逾期终止合同分为依法应当逾期终止、约定可以逾期终止和法定不允许逾期终止三类。文章还详细说明了每种分类的具体情况,如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工伤治疗期间、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合同期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等情况下的法定可以逾
-
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是否停缴社保
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后社保缴纳的问题。根据我国劳动法律,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办理社保关系的转移手续。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不再需要缴纳社保,但应出具相关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期满时不得强迫续订合同、不得保持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以
-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的区别
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的区别。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在特定条件下失去法律约束力,不再有效。而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前结束劳动关系的行为。法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合同期限已满、合同目的已实现、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等。而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
-
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
-
一、劳动关系与争议的法律规定
-
仲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