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部《关于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五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应当以劳动合同期限最后一日的二十四时为准。即使在劳动合同终止的最后一天的任何时间点,一旦老职工收到退工单,都被视为有效。
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形包括:
当劳动合同期限到达,合同终止。
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特定的终止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合同终止。
如果用人单位发生破产、解散或被撤销,劳动合同终止。
当劳动者退休、退职或死亡时,劳动合同终止。此外,如果劳动合同当事人实际已不履行劳动合同满三个月,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另外,如果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
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双方可以约定提前通知的时间作为终止条件。具体的提前通知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
对于劳动合同的自然终止,即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无需提前30天通知,也无需说明理由。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条件符合时,用人单位和老职工都有权提出终止合同。
劳动合同不得终止的情形包括:
如果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为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但是,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且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
如果劳动者处于规定的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不得终止。除非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劳动合同在其他特定情形下不得终止。
根据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终止规定:
对于在2002年5月1日前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老职工,若工伤被鉴定为伤残5-6级即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终止劳动合同。若工伤被鉴定为伤残7-10级,不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终止劳动合同。
对于在2002年5月1日前签订劳动合同的老职工,在本单位工作满10年,离法定退休年龄3年以内的,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劳动合同在其他特定情形下不得终止,例如,老职工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严重失职的行为,包括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教养等。
《劳动合同法》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和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办理多项手续,如提供证明、办理档案社保转移等。同时,劳动合同可以在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等情形下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撤销以及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同时,还介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终止及劳动合同期限顺延的情形。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期满时,特定情形下应延长或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选择继续履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包括解除劳动合同、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双方同意于指定日期解除劳动合同,乙方需办理交接手续并保证离职后遵守保密约定。甲方将支付补偿金,乙方需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义务。违反协议约定将支付违约金。本协议于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