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部《关于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五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应当以劳动合同期限最后一日的二十四时为准。即使在劳动合同终止的最后一天的任何时间点,一旦老职工收到退工单,都被视为有效。
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形包括:
当劳动合同期限到达,合同终止。
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特定的终止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合同终止。
如果用人单位发生破产、解散或被撤销,劳动合同终止。
当劳动者退休、退职或死亡时,劳动合同终止。此外,如果劳动合同当事人实际已不履行劳动合同满三个月,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另外,如果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
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双方可以约定提前通知的时间作为终止条件。具体的提前通知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
对于劳动合同的自然终止,即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无需提前30天通知,也无需说明理由。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条件符合时,用人单位和老职工都有权提出终止合同。
劳动合同不得终止的情形包括:
如果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为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但是,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且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
如果劳动者处于规定的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不得终止。除非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劳动合同在其他特定情形下不得终止。
根据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终止规定:
对于在2002年5月1日前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老职工,若工伤被鉴定为伤残5-6级即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终止劳动合同。若工伤被鉴定为伤残7-10级,不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终止劳动合同。
对于在2002年5月1日前签订劳动合同的老职工,在本单位工作满10年,离法定退休年龄3年以内的,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劳动合同在其他特定情形下不得终止,例如,老职工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严重失职的行为,包括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教养等。
中国老年人劳动关系的确定问题。介绍了老年人劳动权利保障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我国法律对劳动者年龄下限的禁止性规定,但对年龄上限未作限制。文章还讨论了劳动合同终止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关系,以及超过退休年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判定。对于不同情形下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的问题。取决于劳动关系是否存续及员工是否提供正常劳动。若劳动关系存继且员工正常劳动,单位应支付工资。员工可要求支付正常上班工资,如单位拒绝,可在仲裁时追加请求。劳动关系终止情况下,工资支付取决于员工诉求。同时,《劳动合同法》
企业破产时工伤职工的待遇解决方式。包括申请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待遇的具体支付方式和劳动合同终止与经济补偿等内容。工伤职工可依法享受相关待遇,企业破产时应当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对于异议,职工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单位破产
派遣制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约时的劳动合同终止及补偿问题。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满为合法终止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在终止劳动合同时需出具证明,并办理档案社保手续。对于派遣制员工不续约情况,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计算,同时涉及高月工资情况下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