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 > 职工工作过程中突发疾病死亡哪些情形视同工伤

职工工作过程中突发疾病死亡哪些情形视同工伤

时间:2024-03-2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2799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的人患有天生的某种疾病,在他们工作的过程之中,若是突发疾病死亡后,是否应该认定为工伤呢?认定为工伤又需要哪些条件呢?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突发疾病死亡被视同工伤的认定条件

工作时间内发生突发疾病死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突发疾病死亡只有在工作时间内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作时间的范围包括单位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职工加班延长的工作时间,以及职工在工作间隙中的简短休息时间,如单位中午的午餐时间和少量的休息时间。如果职工在这段时间内留在单位不回家,也应当视为工作时间。

在工作岗位上发生突发疾病死亡

突发疾病死亡的认定还要求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与原先的规定相比,新的规定更加准确地界定了在工作岗位上的范围,而不仅仅是工作区域内。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除了满足前述两个条件外,还必须满足第三个要件,即死亡要件。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这个要件是指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过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与此相比,《工伤保险条例》更加科学地规定了“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更加严格地限制了工伤的认定。

总之,《工伤保险条例》的新规定在突发疾病死亡被视同工伤的认定条件上更加严格,限制了工伤责任承担者的负担,起到了平衡劳资双方责任的作用。

相关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动部1996年8月12日劳部发[1996]266号)(已废止)

第八条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 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

    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参保方式以及工伤的认定。文章指出,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雇工和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在适用范围之内。用人单位应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需缴纳。工伤认定包括七种法定情形和三种视同工伤的情形,同时列举了不能认定为工伤

  • 骨折锁定:工伤十级的一种伤残等级

    工伤十级的伤残等级之一——骨折的相关知识和定义。文章介绍了工伤中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的评定标准,以及工伤认定的重要性和如何确定伤残等级。此外,文章还详述了工伤的认定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并指出不同情形下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

  •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 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是否算作工伤

    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导致死亡的情形能否被视为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有人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其应被视为工伤。

  • 浦东三林工伤鉴定标准
  • 工伤骨折评残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分类
  •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