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转移 > 劳动派遣方式中劳务用工法律风险

劳动派遣方式中劳务用工法律风险

时间:2023-11-17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782
劳务派遣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而从事劳务派遣的劳务型公司是在各级政策及劳动保障部门鼓励、引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有的是再就业服务中心转型而成,有的是职业中介机构扩展劳务派遣义务,有的是劳务输出机构增加劳务输出的形式,也有的是新建立的。劳务派遣对于增加就业渠道,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用人的特殊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流是应当肯定的,但劳务派遣方面存在问题也不可忽视,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管理措施

一、劳动关系不清晰

劳务型公司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导致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和工作岗位分属两家单位的情况。

二、工资支付不透明

劳务型企业和用人单位随意扣减工资、不按月发放工资、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等,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后责任主体不明确。

三、社会保险不参加

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劳务派遣形式逃避社会保险义务,劳务型公司未为劳务人员办理参保手续或要求劳务人员自行承担全部社保费用。

四、同等劳动不同报酬

劳务人员从事苦、脏、累、重的工作,报酬待遇低,不享受用人单位的奖金和福利。

五、工作时间不规范

用人单位任意安排劳务人员加班加点,工作时间超过规定并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还将违章责任推卸给劳务型企业。

六、员工结构不合理

劳务型公司大量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派遣“低价”劳务人员,导致企业用人结构不正常,正式员工少、劳务人员多。有些企业甚至将整条生产线外包给劳务型公司,再由劳务型公司招聘劳务人员,采取“外包内做”形式。

规范劳务派遣的管理措施

一、明确劳务派遣的范围

劳动保障部门应明确规定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特殊用人单位或特殊岗位。企事业单位应直接招聘员工并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不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

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

劳务型企业应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工种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资支付方式和社会保险等内容。劳务型公司在劳务派遣时还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标准以及社会保险费的结付标准和缴纳办法。

三、跟踪管理和服务劳务人员

劳务型公司应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按月与用人单位核对劳务人员的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费、考勤和工作业绩等资料,并保存用人单位反馈的原始资料,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劳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并按月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费和考勤、业绩等资料反馈给劳务型公司。

四、加强执法监察

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劳务型公司派遣劳务人员和用人单位使用劳务人员的执法监察,重点监督检查劳务型公司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以及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劳务派遣政策规定的劳务型公司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以确保劳务派遣和使用劳务人员行为的规范化,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郑*文〔2005〕224号二○○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关于改制企业、国有破产企业和职工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问题。对于改制企业,已改制的按立项时标准,未改制的按全市职工年均工资计算。国有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标准考虑企业正常生产年份年均工资和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而职工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劳动关系转移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的定义和转移过程,以及转移后的经济补偿问题。文章指出,劳动关系转移通常不是劳动者个人意愿的结果,并涉及原公司和新公司在业务划转过程中的协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在转移后将连续合并计算,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取决于两公司的协

  • 劳动合同

    中国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和保存要求、工资支付记录的规定、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离职证明的重要性以及劳动者跨省流动就业的社保关系转移等。用人单位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生效,工资支付记录需保存至少两年,员工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离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问题,以及仲裁裁决的类型、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撤销终局裁决的方式、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对于管辖权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仲裁裁决的类型和中级人民法院

  • 南京劳动关系转移备案新政
  • 劳务外包的好处有哪些
  • 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有什么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