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结果:本案调解无效,裁决单位与毛某续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评析: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14条“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因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的规定,本案中单位在劳动合同期满后未办理终止手续,并给毛某缴纳了三项社会保险、支付了生活费,应认定双方当事人已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视为单位同意续延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规定,单位应与毛某续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案情简介:
1996年8月1日,职工毛某与单位签订了三年期劳动合同,此时,毛某在单位已工作了8年。1999年6月31日,即劳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单位书面通知毛某合同期满即终止。毛某当即向单位表示不同意,希望单位能够与其续签劳动合同,单位表示不同意。但合同期满后,单位未办理与毛某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而为毛某开具了下岗证明、支付了毛某三个月的生活费、为毛某缴纳了三项社会保险费至1999年10月。自1999年11月起,单位停发了毛某的生活费。1999年12月10日,毛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与单位续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没人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在一班的过程中猝死的,如果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可以认定为工伤。(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
2012年12月,于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伤,依劳动争议先裁后审的处理程序,原告申请仲裁被驳回后,遂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与A食品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第一种观点认为,原告入职时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即使在被告处工作,也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据此,在劳动情况下,事实劳动关系存续的,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双倍支付工资;二是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合同。那么,用人单位该如何依法处理目前的事实劳动关系,以避免新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