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所以是可以通过口头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一是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这是非全日制用工和全日制劳动者应当采用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不同的一点。因为,非全日制用工是以小时计算报酬的,有的可能只工作一小时,根本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必要。
二是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与全日制劳动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不同的是,非全日制用工可以同时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这种同时订立的劳动合同,仍然可以是口头的。
三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用工虽然可以同时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却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在履行所订立的多个劳动合同时,也要讲究先来后到;如果后订立的劳动合同影响了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那么,非全日制用工就存在不够诚实信用的问题;如果由此而给先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有可能被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关于主体工程劳务分包的规定。总承包单位可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主体工程除外。总承包单位负责主体结构的施工,劳务分包无需经过发包人同意,但需要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且总承包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强
实习期的性质以及是否属于劳务合同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实习期的大学生不被视为劳动者,因此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围绕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劳动关系建立展开。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地位和重要意义。法律未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期限,适应了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并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是劳动关系的一种形式,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并减少失业现象。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劳动条件及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长短根据合同期限而定。工作内容部分包括岗位工作、工作数量和质量标准等。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部分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