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试用期的合法期限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长度而定。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则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但不满三年,则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对于三年以上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对于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情况,不得约定试用期。
需要注意的是,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如果劳动合同只约定了试用期而没有具体的劳动合同期限,那么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将被视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工资的约定在《劳动合同法》中存在一个漏洞。然而,《劳动合同法》也对试用期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进行了保障。根据法律规定,试用期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同时,法律重申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尽管《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工资偏低、滥用劳动者的行为进行了限制,这一规定值得欢迎。然而,根据笔者多年的执业经验,这一条款实际上形同虚设。主要原因是,根据该条款的第一个条件,只要试用期工资不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就符合法律规定。换句话说,只要试用期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就被认为是合法的。这对劳动者非常不利,因为最低档工资基本上由用人单位决定,换言之,劳动者的试用期工资也就完全由用人单位决定了。这可以说是《劳动合同法》的一个漏洞。因此,劳动者需要注意这一漏洞,以免被用人单位以同岗位最低档工资为借口进行恶意欺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的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办理缴纳社会保险等五险一金。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何递交辞职报告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选择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辞职报告。书面报告可以交给人事部门或通过快递邮寄给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而口头或信息方式需确保对方能够收到。
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时的工资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仍然有权获得工资报酬。试用期是双方双向选择的时间,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单位在解雇员工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如有违约则需支付赔偿金。同时,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
试用期与考核期的区别。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考核期,双方可进行双向选择。而考核期并非法律明确概念,若其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则实为试用期。试用期的考核方式可采用试卷考试和实战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评价劳动者的能力。
试用期内口头解雇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证明其不符合录用条件,并需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口头解雇若无相关证明则无效。同时列举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用人单位可根据这些情况解雇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