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但是,用人单位在认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岗位时,可以对劳动者进行调岗。然而,用人单位必须对劳动者不胜任工作岗位进行举证,否则劳动者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杨某于2007年3月26日入职A公司,担任销售顾问一职,后升任销售主管和客户经理。然而,A公司在2012年3月6日作出了岗位调动通知书,将杨某调任为销售顾问一职。杨某于2012年3月11日辞职,并于2012年3月16日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A公司调动杨某的岗位是否合法,以及A公司是否需要支付杨某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变更工作岗位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之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二是劳动者不能胜任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在这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动者的不能从事原工作或不能胜任原工作进行举证。
在本案中,A公司主张杨某不能胜任客户经理的岗位,因此将其变更为销售顾问。然而,A公司只提供了部分证据来证明杨某不能胜任客户经理的工作岗位,而没有提供充分合理的证据来证实客户经理岗位的要求、考核方式以及杨某的工作情况。因此,A公司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根据仲裁裁决和法律判决结果,A公司应向杨某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18606.85元。
辞职是否属于自然减员,并介绍了企业职工减员的三种方式:自然减员、提前退休赎买和暂时解雇。自然减员是由于员工离职、死亡和退休等原因导致的减员情况,企业通常采取其他方法来建立员工队伍以应对人员流动。提前退休赎买是一种促使年长员工提前离开的方式,暂时解雇则
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时,企业是否有权调岗及相关约束和原则。企业虽有单方调岗权利,但需遵守证据充分、岗位合理适应等约束,并遵循劳动合同变更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调岗包括薪酬变动,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并书面确定新的岗位和报酬标准。
《劳动合同法》对于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调岗调薪需与员工协商一致,除非员工患病或非因公受伤等特殊情况。调岗必须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并需明确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需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员工不必服从用人单位任意的调岗要
员工辞职合同的法律要求。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遵守一定流程和规定。包括书面通知、辞职信撰写、与主管详谈、工作交接、人事手续办理、开具离职证明以及储存工作档案等步骤。整个过程中,员工需尽职尽责,避免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