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者提起民事诉讼时,如果拖欠工资的公司已经倒闭关门,劳动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恶意拖欠工资属于犯罪行为,包括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情况。对于这种行为,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单位可被判处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根据前款规定受到相应处罚。如果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方式支付。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用人民币支付劳动者工资,特定用人单位(如外资企业)可以使用外币支付。除非法律规定或集体合同另有约定,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根据《劳动法》第50条,排除发放实物、发放有价证券等形式。
工资支付应当按时进行。按月支付应理解为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对于实行月薪制的单位,工资必须每月发放。如果超过企业与职工约定或劳动合同规定的每月支付工资时间,则属于不按月支付。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的单位,工资也可以按日或按周发放,并且必须足额发放。克扣是指用人单位对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劳动者不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其工资。无故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时间内故意不支付劳动者工资。
具体工资支付规定如下:
(1)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果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单位,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 关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工资支付,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的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3) 关于临时和具体工作的工资支付,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8条的规定:对于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维权,仲裁时要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试用期辞职后追讨工资的方法包括与公司协商、寻求调解、申请劳动仲裁、向有关机关投诉和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时,应先申请劳动仲裁,再考虑提起诉讼。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劳动者在工作四天后辞职,老板不发工资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投诉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有权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包括基础工资和非基础工资等,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此外,工资条一般包含月收入、扣款等内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