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起诉流程是怎么样的
时间:2024-07-17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公司拖欠工资的法律途径
一、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合法订立后,必须履行不得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的义务。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仍有许多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违法操作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二、直接起诉拖欠工资的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凭借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作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法院会将其视为托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三、民事诉讼的起诉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起诉应当以书面起诉状的形式递交给人民法院,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相应的副本。只有在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将原告的口头陈述记录在笔录中,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四、起诉状的内容要求
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应包括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特定化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这是起诉状的主要内容,原告需要明确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支持这些请求的事实与理由,包括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纠纷发生的事实以及提出诉讼请求的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由于需要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原告在起诉状中应提供相应的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有举证责任。因此,原告在起诉状中应提供能够证明诉讼请求和理由的证据。如果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在递交起诉状时一并提交给人民法院。如果提供证人证言,应明确证人的住址,以便人民法院进行调查核对。人民法院会逐一记录原告的口述,确保上述内容得到清晰询问,并写入笔录。
五、立案的决定
根据《民诉法解释》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接收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和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于当场无法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人民法院会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如果需要补充相关材料,人民法院会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人民法院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停薪?
疫情期间工资支付的相关问题。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企业职工,不得停薪。如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按正常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职工提供正常劳动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未提供正常劳动的则发放生活费。且
-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当遇到此类问题时,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申请支付令追回拖欠工资。同时,文章还解释了拖欠工资的定义及不属于拖欠工资的情况。单位拖欠员工工资违反法律,员工有权追讨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计算加班费的,是月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关于计算加班费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计算加班费时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实发工资为标准。劳动合同中还包括了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等必备条款。劳动者在加班后如果未收到加班费,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
-
施工总包欠薪劳务工资的解决方式
施工总包欠薪劳务工资的解决方式。首先,劳务可以与单位协商解决欠薪问题。其次,如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此外,文章还涉及工资支付的法律规定、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以及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劳动争
-
不支付加班费是否构成法律违规
-
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
-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