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获得双倍赔偿金。
然而,如果劳动者主动辞职,只是离职而没有其他法定侵害情形,是无法获得赔偿金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当员工离职后,企业必须在十五日内办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及社保转移手续。如果企业未能按时办理,造成员工损失的,企业将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并要求支付差额部分:
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我国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能否主张支付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劳动者可以主张支付双倍工资,但时效受到仲裁时效的限制。不同地区对于双倍工资主张的时效认定存在差异。
自动离职未签合同情况下劳动纠纷的调解方法。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劳动关系证据十分关键,包括工作证、工资记录等。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未签合同自行离职需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劳动者应收集证据,通过合理方式解决纠纷,如主张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等。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裁员时的经济补偿标准和相关规定。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裁员时的补偿标准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计算。公司裁员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因生产经营严重困难或进入法定整顿期间等。裁员程序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并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