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二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该案涉及原告阿-鹏等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双方曾经在工会调解下达成协议并履行完毕。然而,原告随后以同样理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加班费等赔偿。经审理,法院依法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根据案情介绍,2004年7月,原告阿-鹏等人受聘于小榄镇一家面包总店担任面包师傅。双方口头上约定了每月1000-1800元不等的基本工资,每天工作8个半小时,加班另行计算。工作时间安排上,每月只休息一天。然而,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3月,面包店突然辞退了阿-鹏。阿-鹏认为面包店尚未支付他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的加班工资,包括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以及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工资。因此,阿-鹏于2009年7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近7万元的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和无过失性辞退的工资。
在庭审中,面包店辩称阿-鹏是自动离职。据面包店提供的证据,2009年3月,阿-鹏前往小榄工会要求协调处理劳动纠纷。次月,面包店收到小榄工会的通知,并在工会主持下与阿-鹏达成协议。根据协议,面包店已按约定支付了经济补偿金。阿-鹏也表示收到款项后放弃了进一步提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双方就劳动争议问题达成了最终和解。
经过审理,市二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调解协议书中的经济补偿金是否已经包括了加班费等全部劳资款项。根据调解协议书的全文以及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的目的,法院认定双方已经一致达成并履行了全部劳动争议的款项。因此,法院对阿-鹏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劳动争议解决中的调解程序。首先,当事人需向所在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委员会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接着,调解委员会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弄清争议事实、了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等。最后,进入调解环节,分为多个步骤进行。整个过程中,调解委员会需依法进
宜昌黑旋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机械公司)员工戴冬梅的劳动争议案件。戴冬梅被锯业公司辞退后,经过一系列仲裁和诉讼,最终通过法院调解与锯业公司达成调解协议,撤销了对其的辞退决定,并获得了相应的生活补助费和失业补偿金。戴冬梅反映的失业保险费问题也经过多次协调
人事争议的处理原则,强调平等原则和调解原则。内容包括确保当事人地位平等,适用法律、法规平等对待;注重调解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具体程序,包括申请调解、受理调解、开展调解、调解协议的仲裁审查确认以及告知申
中国工伤争议的调解机构及相关规定。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争议应由劳动调解仲裁机构处理,而非司法部门。当事人可选择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