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二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该案涉及原告阿-鹏等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双方曾经在工会调解下达成协议并履行完毕。然而,原告随后以同样理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加班费等赔偿。经审理,法院依法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根据案情介绍,2004年7月,原告阿-鹏等人受聘于小榄镇一家面包总店担任面包师傅。双方口头上约定了每月1000-1800元不等的基本工资,每天工作8个半小时,加班另行计算。工作时间安排上,每月只休息一天。然而,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3月,面包店突然辞退了阿-鹏。阿-鹏认为面包店尚未支付他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的加班工资,包括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以及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工资。因此,阿-鹏于2009年7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近7万元的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和无过失性辞退的工资。
在庭审中,面包店辩称阿-鹏是自动离职。据面包店提供的证据,2009年3月,阿-鹏前往小榄工会要求协调处理劳动纠纷。次月,面包店收到小榄工会的通知,并在工会主持下与阿-鹏达成协议。根据协议,面包店已按约定支付了经济补偿金。阿-鹏也表示收到款项后放弃了进一步提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双方就劳动争议问题达成了最终和解。
经过审理,市二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调解协议书中的经济补偿金是否已经包括了加班费等全部劳资款项。根据调解协议书的全文以及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的目的,法院认定双方已经一致达成并履行了全部劳动争议的款项。因此,法院对阿-鹏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我市一家企业成功调解涉外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该企业面对涉及外籍员工的劳动争议,积极采取调解措施,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最终实现了双方的和解。这一案例展示了企业处理涉外劳动争议的智慧和能力,对于解决跨国企业劳动纠纷具有借鉴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问题,以及仲裁裁决的类型、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撤销终局裁决的方式、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对于管辖权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仲裁裁决的类型和中级人民法院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包括扩大受案范围以解决劳动者投诉无门问题,规定举证倒置情形以帮助劳动者迈过举证门槛,以及调解渠道的拓宽等。这些变化包括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的纳入、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和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等,旨在更好地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的现象,栖霞区人民法院分析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因和特点,指出亟需调解立法支持。劳动争议涉及企业类型广泛,案件审理难度大,判决难执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出现滑坡趋势,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