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与监察受案范围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4-10-19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争议仲裁与监察受案范围存在的问题
缺乏统一的原则划分
目前,针对受案范围交叉的案件,全市缺乏一个统一的划分原则。各区县仲裁和监察部门根据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处理这些交叉问题。由于两部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因此难免出现分歧,并可能出现推委、扯皮现象。
缺乏制度化的措施及沟通机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区县仲裁和监察在接待当事人申诉或举报时采取各自分别接待、立案的方式。然而,很多时候,当事人申诉或举报的事项涉及受案范围交叉,或者仲裁和监察都不适合受理。在这种情况下,全市缺乏制度化的措施来引导当事人选择仲裁或监察,并缺乏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尽管有些区县在这种情况下对当事人进行了引导,但这并没有成为日常接待工作的一项制度,并且两部门之间缺乏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实际上,如果不对当事人进行引导,一些举报和申诉很难得到仲裁或监察部门对其合法权益的维护。例如,一些劳动者由于不了解法律或对企业抱有幻想,在超过仲裁申诉时限的争议中,仲裁的时限为60天,而监察的时限为两年。对于一些企业常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规避法律的情况,仲裁很难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仲裁处理力度不够
一些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故意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引发职工的过激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例如,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集体举报案件,尤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仲裁的处理力度显得不够。主要原因是,仲裁只能追究违法者的经济责任,而不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
-
竞业限制仲裁管辖
竞业限制仲裁的管辖问题以及竞业限制的相关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动争议,当事人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竞业限制适用于了解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范围不能任意扩大,必须存在竞争关系且商业秘密范
-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费用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53条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所以劳动仲裁不收费。国家机关与其公务员之间、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其正式在编员工之间发生争议属人事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因而不属劳动仲裁诉讼的受案范围。
-
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基本条件
-
劳动争议仲裁与监察受案范围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