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的明确约定,员工多次旷工、经常早退迟到属于严重违法规章制度的行为,用人单位可以予以辞退,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经员工大会讨论或通告员工后,员工应当遵守。旷工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如果经单位警告仍不改正,可以予以辞退。在这种情况下,属于员工自身过错造成的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无经济补偿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共有6种:
显然,迟到不应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形,因此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6种情形之一。因此,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满足以下情况,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也称为n+1个月工资的补偿):
如果公司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得到劳动者同意,按照一年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进行补偿。
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一年两个月工资的标准进行赔偿。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差旅费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取决于其性质。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等。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包括补贴标准、住宿标准、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等,以控制差旅费用,防止违规行为。
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相关的经济补偿方式和法律手段。当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等,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调解协议达成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或执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