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纠纷法院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又叫上诉程序、又叫终审程序。
2.上诉提起:时效:法院判决之日起15日内、裁定10日内,向原审法院提交上诉状。当然你也可以向二审法院提交上诉状。
3.审理范围:当事人的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这里和一审不一样,不会超过一审的范围。
4.裁判
(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要么认命,要么成为孙东东教授说的那种人。蔡律师建议,民主社会的民众基础当中的一个特点是政治生活的妥协。题外话:侵权法刚颁布的原来在华政开研讨会,孙教授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
(2)依法改判(事实清楚,适用法律错误)。劳动案件相对简单,法律关系也较清楚,只是涉及到法律的理解问题,以直接改判的居多。
(3)裁定发回重审(认定事实错误,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如果事实特别复杂,就可能发回。
有个评价标准叫发改率,全国的公开报道是一般不超过15%,基本在10%以内。
5.审限:判决是在二审法院立案之日3个月内审结,裁定是30日内审结。这是法律规定,这仅是法律规定。法官有一百种(虚数)的应对方案。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崔某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公司工作,后因工作事故受伤并遭到解雇。崔某提出多项仲裁请求,包括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等。经过仲裁和法院审理,最终判决调味品公司支付崔某经济补偿金12400元,其他请求因超过仲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