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员自动离职的处理
时间:2024-09-21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自动离职虽然也有工资不过对于自己来说也是有影响的,毕竟没有按照正规的离职程序来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的麻烦给公司,公司的岗位是需要提前找人的,那么对于自动离职如何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行政人员自动离职的处理
一、辞职申请和离职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除非单位协商同意或单位有违法行为,行政人员在辞职时应提前申请,并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离职手续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正常情况下行政人员办理辞职和离职的流程:
- 行政人员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向单位人事部门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部门将进行离职面谈,了解离职原因并记录。
- 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 行政人员将离职手续表交给部门负责人签字。如果行政人员担任部门主管以上岗位,则可能需要高层领导批准签字。
- 行政人员所在部门的助理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和办公用品,并确认上交无误后签字确认。
- 财务部检查行政人员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和出差报销),如有拖欠则当场清还,无拖欠则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 行政人员在离职手续表上获得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行政人员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 人事部安排人员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手续,并根据备案审核意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并封存行政人员的公积金。如果行政人员需要转移公积金,则由人事行政部根据其提供的新账户进行转移;如果需要取出,则由行政人员自行办理。
- 人事部在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 人事部重新归档行政人员的档案,并结清工资。
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
- 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 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 劳动者应按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 用人单位应至少保存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两年备查。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公司对于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不能随意调动员工岗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平行调动,薪资原则上不低于调动前的水平;个人原因提出的调动,薪资参照调动前后的水平及岗位薪资就近定薪。规定适用于等级工资制员工,不适用于计件
-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成为解雇的合法理由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以作为解雇的合法理由。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工作效率低下应被视为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的表现,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以及关于休息日权利的案例分析和法律依据。用工单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同时,《劳动法》规定用工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王某作为合资大酒店的服务员,因没有休息日而与酒店发生争议,
-
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失业保险工作的职责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失业保险工作,要履行的职责包括贯彻实施失业保险法律、法规;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等。(三)对失业保险费的征收和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进行监督检查。(三)按照规定核定失业保险待遇,开具失业人员在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
-
失业保险基金损失是否可以追回
-
失业证过期半年要怎么办理
-
行政人员自动离职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