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超过工伤认定期限的情况都不能再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期限并不是绝对排除期间的因素。换句话说,超过一年未申请工伤认定并不会绝对导致期间消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发生事故伤害或确诊为职业病后的30日内应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该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有权在发生工伤后的第31天至1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那些没有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脱为受工伤的职工申请工伤认定。而职工或其近亲属由于对法律不了解,又容易被用人单位以各种“承诺”所欺骗,导致未能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于《工伤保险条例》对超过一年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未作明确规定,导致各地对于这一年的性质存在不一致的认定意见。目前,大多数地区认为这一年为排除期间,不适用中断或中止的原则,因此不予受理超过一年的工伤认定申请,最终导致受工伤的职工丧失了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以下五种情况可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对于因超过申请时效而不被劳动主管部门认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没有工伤认定,法院也不会支持诉讼主张。这是目前法律漏洞导致的结果。如果情况确实属于工伤范畴(请参考工伤认定的条件),可以直接与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单位拒绝,可以向单位领导表明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当申请而未申请的事实。单位没有明确告知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认定,属于单位失职。当然,如果遇到一个有现代司法理念的工作人员,他也可以受理申请。因为从立法意图和目的上看,法律法规都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起算时间的三个月应从主张是工伤而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争议之日开始计算。
多种人身伤害相关的法定时间,包括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以及行政部门处理时限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交通事故调解、学生伤害事故调解、身体受到伤害等方面的诉讼时效及相关时限。同时,也介绍了行政部门处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的处理时限。
劳动者在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已经超过时,可以依法在一年内向单位提出申请并要求赔偿。在此期间,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如果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
工伤认定超期是指工伤认定申请超过一年的时效。当工伤认定期限过了,伤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救济:一是通过工伤保险赔偿案由,二是通过一般民事损害赔偿案由。在这两种途径
3年前造成的工伤,超过申请工伤鉴定1年的期限了如今是否可以申请鉴定? 如果你在从事发之日起一年内未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你所受之伤已经不能按工伤处理,除非用人单位同意。 你现在只能以人身损害为由提起诉讼,但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也是一年,除非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