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是否应复议前置
时间:2024-02-23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本律师事务所自2010年以来受理的工伤认定案件,本地劳动部门在决定书最后权利告知时,其表述仍为“如对本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可自接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三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就使很多相对人未经复议程序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是否应复议前置
工伤认定案件的复议与诉讼权利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规定,对于不服工伤认定结论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而对于不服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则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然而,对于该条款的解释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工伤认定案件应当先进行复议。该条款使用了两个"可以",表明了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进行复议。另一种观点认为,使用"可以"这一词语表示选择性,因此当事人可以选择进行复议或诉讼。
最高法院对工伤认定案件的复议前置问题的解答
根据最高法院行政庭在2011年发布的第19号"关于如何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的有关问题的电话答复",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5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的规定,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单位缴费费率决定、认定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规定的决定、工伤保险待遇决定四种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当事人,如果未经复议直接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根据该电话答复的明确解释,对于工伤认定案件,提起诉讼必须先进行复议。因此,本地劳动部门在工伤认定决定书后的权利告知中的表述是错误的,需要进行纠正。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认定时效问题及处理建议
工伤认定和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问题以及处理建议。对于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时效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若伤害结果尚未实际发生,在结果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也不属于超时。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从受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
-
工伤案件开庭审理:员工陈某诉香洲区人社局
员工陈某因工作期间突发脑梗死而申请工伤认定的事宜。香洲区人社局认为其不符合工伤认定情形并驳回申请,陈某不服并提起行政诉讼。庭审中,陈某提供证据证明其发病属于工伤,而第三人丹某公司则认为原告所患高血压与工作岗位无关。此外,香洲区法院今年受理的“民告官”
-
一、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
多种人身伤害相关的法定时间,包括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以及行政部门处理时限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交通事故调解、学生伤害事故调解、身体受到伤害等方面的诉讼时效及相关时限。同时,也介绍了行政部门处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的处理时限。
-
工伤认定时效已过,是否可以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过期后,若工伤认定申请被拒绝,当事人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规定,以下情况之一,相关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其近亲属或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被拒绝不服;(二)
-
不服工伤认定理由应该怎么做
-
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该怎么办
-
职工受伤住院一年申请工伤是否超过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