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赔偿的平均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在遭受工作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社会保险机构在征收社会保险费和发放各种社会保险待遇时,都以缴费工资作为计算依据。对单位而言,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基数是单位的工资总额;对职工个人而言,缴费基数是由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核定的个人工资。
为了减小社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的差异,计算平均工资时需要缩小过高和过低收入人群的缴费差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个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进行计算;个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进行计算。
1. 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2.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工资或护工工资计算)
3. 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1. 交通费(实报实销)
2. 伙食补助费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 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5. 医疗费、辅助器具费。如果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离退休不满5年,并非基于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理由解除,每年递减20%。
如果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完整,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并在受理时效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在15日内作出决定,并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决定书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于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况,发给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工伤证》,不收取费用。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规定、法律后果、赔偿责任及赔偿请求的时效性。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和补缴费用。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可能导致工伤职工保险待遇减少,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差额损失的责任。劳动者应在知道权利被侵害后的
工伤死亡社保赔付后雇主的赔偿责任。在职工因工伤死亡的情况下,工伤保险会进行赔付,用人单位无需再赔偿,若未购买社保则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文中还介绍了工伤死亡的赔付标准、认定程序以及具体的理赔流程。
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在工伤认定方面,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由工伤保险基金进行赔偿。用人单位如果未按照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将承担相关赔偿责任。同时,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未在规定时限内申请工伤认定所产生的费用也将由用人单位承担。参加工伤保险后,新发生
工伤认定后赔偿金的领取地点及工伤待遇的相关内容。赔偿金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支付,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生活护理费等。工伤待遇包括治疗费、康复费、伤残补助金等。员工需在治疗完毕或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下达后提交申请,并在60日内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