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
关于原告的妻子z的死亡过程,我向贵所提交以下陈述:
原告的妻子z,女,就诊年龄67岁,因反复发烧1个月余,于2007年5月28日到XX医院急诊就诊,经急诊留观病房、住院的诊断和治疗,于2007年8月2日4点在该院死亡。
在z的诊疗过程中,被告违反诊疗常规存在过错过失,被告不当的医疗行为与z的死亡结果存在因果关系。被告不当的医疗行为给原告造成不利益医疗损害的事实陈述如下:
被告作出的死亡诊断是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而患者死亡前数小时拍摄的X线片(2007-08-01影像学检查报告单)影像所见:“两侧胸廓对称,左肺野透亮度减低,未见明确片状阴影;......”显然,患者并无重症肺炎的客观事实。这是明显的误诊过失。
被告2007年8月1日开出的诊断证明书的主要诊断:肺部感染。而患者住院期间多次(至少有7次)的X线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的肺部感染的客观事实征象,被告医院7次的影像学检查报告单就是有力的证据,见证据目录中的影像学检查报告单。
2007年8月1日z从急诊科监护病房转到留观病房的主要诊断是肺部感染,而在患者死亡1个月即2007年8月30日记载的住院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改为:脓毒血症。可见,被告医院的医师1个月后认识到对z的诊断有误。
综上所述,因为被告的医务人员在为患者z诊疗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重大过错过失及严重不负责任,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后果,被告不当的医疗行为与z的死亡结果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被告不当的医疗行为侵犯了z的生命健康权,被告应当承担z死亡结果的民事责任。敬请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做出公正的司法鉴定。
此致
z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
原告代理人:
传唤证是否必须当面送达,以及传讯、传唤和拘传的区别。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属于强制措施,目的是使诉讼程序按计划进行,弄清案情。传唤须用传票,载明相关信息并依法送达。拘传具有强制性,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现行犯。传讯与传唤在司法实践中基本通用,但二者
关于证据展示活动的主持者的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存在多种观点,包括法官不应主持、应由法官主持、仅在控辩双方有异议时由法官主持以及建立独立的司法审查机构来主持等。经过分析,文章赞同由法官主持证据展示活动,但主持程序的法官应为法院内设的法官助理。法官助理在证
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费用的规定。收费标准根据案件诉讼标的和鉴定标的中的较小值,按比例分段累计收取。同时介绍了司法鉴定流程,包括申请鉴定、预交费用、确定鉴定机构和人员等。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但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则通过补充鉴定等方法解决。
受贿数额对刑罚的影响,根据我国法律对受贿罪的规定,受贿数额和情节决定刑罚幅度。同时,文章明确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定义,并讨论了司法工作人员贪污行为和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于受贿罪的立案情形和贪污罪的构成条件也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