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开庭审理的程序怎么走
时间:2024-05-12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发生纠纷,我们知道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也是需要一定程序的,仲裁委员会别绪走程序,那么劳动仲裁开庭审理的程序怎么走,就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的知识,相信看过下文你会有所了解,一起往下看吧。
劳动仲裁开庭审理的程序详解
一、开庭准备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审理程序一般包括以下阶段:开庭准备、开庭开始、庭审调查、庭审辩论、评议与裁决。在开庭准备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工作:
- 告知当事人开庭审理的日期与地点。根据实践经验,如果双方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了开庭地点,应在约定地点进行开庭;如果双方对开庭地点未作明确约定,可以确定在仲裁委员会所在地进行开庭。
- 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发布公告通知公开开庭审理。
二、开庭开始
在开庭开始阶段,需要注意以下三项工作:
- 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宣布开庭。
- 核对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宣布案由。
- 宣布仲裁庭的组成人员和记录人员名单,告知双方当事人相关权利与义务,并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对仲裁庭的组成人员申请回避。
三、庭审调查
庭审调查阶段通常按以下顺序进行:
- 当事人陈述。
- 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证人的证言。
- 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 宣读鉴定结论。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有权申请重新鉴定。如果鉴定人亲自出庭,经仲裁庭许可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向鉴定人提问。
- 宣读勘验笔录。是否允许由仲裁庭决定。
四、庭审辩论
五、评议与裁决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裁决应当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当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 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仲裁庭的要求,鉴定部门应当派鉴定人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提问。
- 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
-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裁决应当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对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处理方法
处理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三种方法。首先,鼓励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完善仲裁协议;其次,在仲裁机构发现协议缺失必要要素时,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完善;最后,人民法院在审查仲裁协议时,应理解仲裁与法院裁判是两种并列的解决争议的途径,只要当事人有仲裁意愿,就应尽
-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的详细步骤。包括当事人申请、提供证据、合议庭审查核实以及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等环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的两个通知,详细说明了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审查程序和时间限制。
-
仲裁代理人的特点
仲裁代理人的特点及其在仲裁活动中的作用。仲裁代理人以被代理当事人的名义参加仲裁,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事,目的是维护被代理人的权益。代理人不能同时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委托代理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仲裁当事人有权申请财产保全,但申请
-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费用标准
劳动争议仲裁的费用标准、支付方式以及具体的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经费由财政保障。具体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支付方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仲裁程序包括组成仲裁庭、调查取证、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环节,整个流程应在一定时间内结束,如有需要可延
-
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的机构多样性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执行问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