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得到的补偿金是根据劳动法直接规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而企业的职工安置费则根据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破产兼并等的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政府的规章进行规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中的职工。
根据《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可以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破产债权参与企业的破产分配,但职工安置费不适用该规定。职工的补偿金是由企业负担的,属于劳动法上的法定责任,对应的是职工的补偿金请求权;而职工的安置费属于政府就破产企业职工就业安置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职工只有在自愿选择一次性发放安置费的时候才存在安置费请求权。
除了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破产企业的破产外,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不由企业负担,而是通过当地政府补贴、民政救济和社会保障等渠道解决。因此,职工安置费不像职工的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及其他债权一样由破产企业来负担。
职工安置费并不都作为一次性发放给职工,而是用于转业培训、介绍就业、发放基本生活费等就业安置用途。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纳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破产时,其职工安置费由企业负担。破产企业在转让土地使用权后,应优先从转让所得中支付职工安置费,即使该土地使用权已设定抵押,也应优先支付安置费后再偿还抵押权人的债权。如果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不足以支付安置费用,则由企业其他财产的转让所得中支付,且先从未设定抵押的财产转让所得中支付,不足的再从已设定抵押的财产转让所得中支付。如果仍不足,则由同级政府负担。因此,对于纳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的破产来说,职工安置费优先于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债权,甚至优先于设定了担保的债权,在支付顺序上更接近于破产费用。
企业破产后劳动关系的存在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后法人资格仍然存在,因此劳动关系也仍然存在,直到企业法人资格注销为止。文章还介绍了破产程序的终结和管理人的职责。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后的还款责任。在宣布破产后,债务将根据优先顺序以公司剩余财产清偿。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债权、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职工债权优先清偿,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从企业破产转让土地或处置破产企业财产所得中支付。扶持费标准按《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第二条11款执行。对于男职工超过45岁、
破产法立法与执法问题研究之四:债权人利益保护与破产企业职工安
破产企业财产拍卖所得安置职工仍不足的,按照企业隶属关系,由同级人民政府负担。两通知的上述规定,存在立法越权、与现行立法冲突、内容不合理等问题。按照破产法之常理,破产费用是指为债权人共同利益而支出的费用,破产法第三十四条对其范围作有明文规定。而破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