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农业法 > 建设用地 >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式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式

时间:2024-05-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031

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制度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其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土地出让主要采用单一的无偿划拨方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存量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成为必然选择。

有偿出让制度的确立

198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土地管理的原则。1990年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进一步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转让制度。随后,1994年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进一步确立了国有土地的使用采取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两种方式。

有偿出让方式

有偿出让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包括拍卖、招标和协议等。具体而言,有偿出让是指出让人将一定期限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给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使用,而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则向出让人支付一定的出让金。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无偿划拨制度

划拨是一种无偿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方式,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建设用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使用的行为。与有偿出让不同,划拨土地没有期限的规定,使得土地使用权人可以长期使用土地。

规范建设用地出让方式的意义

规范建设用地出让方式是物权法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规范的出让方式还能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论

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制度的确立,为我国土地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规范建设用地出让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急响应和处置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其地方各级政府应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农作物病虫害暴发时,应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划定应急处置范围、组织应急队伍、启用应急物资和组织应急处置行动等。另外,农业设施建设与用地申请程

  • 建设用地土地预审程序及要点

    建设用地土地预审的程序和要点。申报材料包括申请表、申请报告、项目支撑文件等。审查要点涉及资料齐全性、权属地类正确性、是否符合国家产业与土地供应政策等。同时,还需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是否纳入年度计划,以及是否压覆重要矿床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土地使用权能否转让要视情况而定,若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可以依法转让;若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不可以转让该使用权。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也可以自由转让,但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就会受到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要履行一

  • 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时要举行听证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参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之前,要以书面的方式告知其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1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未获得批准的,土地

  •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式
  • 关于对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
  • 私自转让集体土地怎么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