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拆迁房屋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知识

拆迁房屋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知识

  • 新农村建设拆迁时,无证房屋怎么补偿

    进行新农村建设而拆迁房屋时,并不是所有无房产证的房屋都是没有补偿的,只要农村房屋符合一定条件的,如上世纪50-60年度兴建的,祖传的房屋都是有补偿的。  2最新《土地管理法》二审农村房屋拆迁补偿不仅能够获得宅基地补偿、房屋补偿,室内装修也将会被纳入到补偿范

    2025-02-07

  • 农村拆迁时,谁有资格获得拆迁安置房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农村房屋进行拆迁时,房屋拆迁补偿是归房屋所有权人所有的,所以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可以获得拆迁安置房。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

    2025-01-14

  •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法律适用细则

    农村街道房屋拆迁赔偿依据国家《土地管理法》和各地《xxx用集体所有土地拆迁房屋补偿安置若干规定》。根据这些规定,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者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

    2024-12-30

  • 农村空闲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如何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空闲房屋拆迁时,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一般由被拆迁房屋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依照本条第二

    2024-10-22

  • 国家修路拆迁房屋如何进行合理赔偿

    国家修路拆迁房屋后,需要给予被拆迁人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时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等的补偿费用。具体的补偿标准由

    2024-10-12

  • 二次征地补偿是否涉嫌违法?请解答

    根据《土地管理法》,国家征收土地需经法定程序批准,并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公告并组织实施。拆建单位在拆迁时需按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各种补偿金,包括

    2024-07-30

  • 农村搬迁是否按人口统计?

    农村搬迁不是按人口算。房屋拆迁补偿,是按照人口和住房面积一起综合考虑计算的。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

    2024-07-12

  • 农村的地和房屋被征怎么补偿

    房屋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每

    2023-10-04

  • 开发商征地补偿依据哪些法规

    开发商征收土地拆迁房屋的,依据的法律规定包括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

    2021-12-28

  • 谁有资格获得拆迁安置房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农村房屋进行拆迁时,房屋拆迁补偿是归房屋所有权人所有的,所以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可以获得拆迁安置房。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

    2021-10-22

  • 建设工程拆迁房屋合同怎么写

    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就拆迁补偿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2020-07-08

  • 农村宅基地征收,“一户多宅”能获得赔偿吗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一户农村家庭只能申请使用一处宅基地,用于建房居住使用,且宅基地面积不能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很多被征地农民因此遇到了征收方以自己宅基地多于一处为由拒绝补偿的情况。房屋拆迁补偿价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

    2020-05-25

1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