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征地流程征地的行为肯定不合法,建议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通过法律手段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最近中央正在各省市进行违法强拆执法大检查,可以通过向检查组投诉举报违法行为的形式来维护自己。在不服征地行为的情况下,被拆迁人的救济
2024-05-28
在征地拆迁维权过程中,被征收人可以采取两个重要策略:争取协商时间和保护房屋土地。但随着时间推移,房屋土地遭遇强征强拆的风险也会增加。在违法强拆来袭前,被征收人需要提
2024-05-27
被拆迁人可向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查处相关断水断电的违法行为。如果断水断电的行为导致其他方面的损害,触犯刑法的,被拆迁人还可向公安机关报警立案。
2024-05-26
农民朋友在拆迁过程中,如果没有签署补偿协议而房屋被村委拆除,只拿到500元至600元的补偿,是违法的。根据拆迁法律和政策,征地拆迁必须先签订补偿协议,支付补偿款,然后才
2024-05-17
农村拆迁中存在村委违法拆迁的情况,即在没有签署补偿协议的情况下,村委会先拆除房屋,再支付低额补偿。根据拆迁法律和政策,征地拆迁必须遵循“先补偿后搬迁”的原则,先签订
2024-05-15
如果是农村征地拆迁目前适用的法律是《土地管理法》和各地政府制定的《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先安置后拆迁,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制拆迁行为,国土资源部称这是该部首次明确对农民房屋拆迁安置原则。其中,在城市远郊和农村地区,实行迁建安置应在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
2024-05-07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征收人最担心的是来自征收方的强制拆除行为。虽然法治环境不断改善,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提升,但违法暴力强拆事件仍然存在。被征收人应该掌握征收的整体
2024-05-03
随着拆迁工作的加深,拆迁方开始探索将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整治、拆除违法建筑与征地拆迁结合起来进行,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治理效果。然而,这种做法也增加了法律问题的复杂性。对
2024-05-03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征收人最担心的就是来自征收方的强制拆除行为。虽然法治环境有所改善,但违法暴力强拆事件仍然存在。被征收人应该掌握征收项目的进展情况,了解强拆的性质
2024-05-01
但是补偿能否合理,一是看征收时是否合法以及结合土地实际价值,二是看农民朋友是否懂法、能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二者的重要性,前者大约各占50%。行走在农村征地活动中,拆迁律师发现,违法征收的情形还较为普遍。其实,征地拆迁当中,之所以越拆越穷,主要是农
2024-04-10
在征地拆迁中,咱们的被征收人又何尝不是闯关游戏的玩家?拆迁方为你设立一道又一道违法征收的关口,总希望你在某一关自动放弃,签下补偿协议的“澶渊之盟”。而被征收人为了自己的身家财产,不得不横刀立马,勇闯拆迁方的各种套路和关口,目的只有一个,争取到合理丰厚
2024-04-08
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不合理,无论是地方政府怎么折腾,农民就是不签字。只要是不签字,土地、房屋的合法使用权就是农民自己的,农民就可以依法来阻止地方政府、开发商的非法施工。如果政府违反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非法强征农民的土地,其行为是违法的。当事的农民,可
2024-04-07
关于征地批文的时效问题,拆迁律师团其实接到了不少类似的咨询。征收方拿着过期的征地批文来征收的违法情形时有发生。而对于征地批文的时效问题,咱们被征收人其实是很难搞清楚的,因为太过专业,而且也很难查询相关法律条文。今天,拆迁律师团就为大家科普讲解下这个问
2024-04-06
现实生活中很多拆迁户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征收方往往在和咱们农民朋友达成协议后,就会以各种方式要求大家搬迁,而补偿协议中约定好了的补偿款却迟迟交不到农民手中。那么补偿款应该什么时候支付给我们呢?拆迁律师团提醒农民朋友们注意,以下这几点一定要牢记在心。任
2024-03-29
拆除房屋时,被征地拆迁人的直接损失与拆迁补偿大体相当,不应包含损失扩大部分。总之征地拆迁方违法强制拆除被征地拆迁人房屋的原则是行政赔偿时,赔偿标准不得低于被征地拆迁人依照征收补偿方案可以获得的征收补偿标准。被征地拆迁人请求赔偿依照征收补偿方案可以获得
2024-03-26
无证房屋一旦遇到征地拆迁,多半被认定为违建,不予补偿或者直接低价补偿。因此,当非法占地修建的房屋遇到征地拆迁时,不仅得不到补偿,还要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并拆除房屋。擅自改变农用地性质建房,违反了土地政策,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在拆迁时不能获得补偿。
2024-03-13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