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需要对劳动者进行赔偿的。若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提出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除此之外,由于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导致劳动关系终止的,用人单
2023-01-12
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14条的情况下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违法,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劳动合同到期不能直接辞退员工,用人单位不同
2023-01-10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的续签建立在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若有一方不愿意,最终都会导致续签失败。自然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之后,双方就会自动终止劳动关系。
2023-01-05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2-12-30
签订为期三年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加班工资、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和其他损失等。劳动者不续签的话,除非是以用人单位提供的新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降低为由才有经济补偿金,否则无经济补偿
2022-12-29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续签劳动合同的形式采用书面形式,关于续签后劳动关系的具体内
2022-12-28
合同到期不续签应多久通知,法律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二是劳动合同是否约定需要提前通知。双方就续订劳动合同期限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续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从双方签字之日起,不得少于一年。
2022-12-23
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续签合同的,按照员工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补偿金。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在结尾的部分要提醒大家终止劳动关系时,赔偿金和补偿金的法律性质是不一样的,劳动
2022-12-19
《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现实情况中,劳动到期前单位提前通知不续签是可以申请补偿金的,该类申请会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公司应当在劳动合同到期的前30天通知员工不续签,如果没有提前30天通知的
2022-12-16
合同到期,甲乙双方可协商续签是否,如果不续签,合同到期曰自动解除。(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
2022-12-15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2022-12-12
那么单位需要提前通知员工不予续签劳动合同,并支付员工经济补偿,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办理工作交接手续,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话只有用人单位给予补偿的可能,劳动者不需要补偿经济损失。
2022-12-05
劳动合同纠纷发生后,应先到劳动机关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不服的在法定期间内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劳务合同纠纷出现后可以诉讼,也可以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2022-11-30
合同到期如果继续履行的情况下,不会自动解除;如果合同到期不续签或不继续履行的情况下,是合同终止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订的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工作一年支付
2022-11-30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工资属于工伤的赔偿项目,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必须按月发放。职工在工伤的治疗期间,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对职工给予相关的照顾。
2022-11-25
用人单位在依法办理续订劳动合同时,应特别注意法律规定的不得终止或者劳动合同期限顺延的情况。
2022-11-23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