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协议需要满足内容合法合理,双方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签署的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贵公司目前这种情况,签协议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其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存在劳动关系未签合同,不合法。员工因放弃社保所签的协议无效。
2024-01-3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解除,即是指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或约定的终止条件尚未出现时,劳动合同效力提前结束。由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的根本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对
2024-01-04
依照我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在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我国《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从该条立法来看,并未规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应具备何种条
2023-12-18
也有法律效力,保密义务产生于知悉秘密,而不是签定保密协议。鉴于保密义务人在职期间,获得或制作的商业秘密对公司在竞争中的巨大价值,在劳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和终止之后,保密义务人均承认公司因投资、支付劳动报酬而对这些商业秘密的所有权。保密协议是否有效取决于
2023-11-1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发生劳务关系,劳务双方必须签订书面劳务合同。劳务合同可以对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双方责任义务等进行简单约定,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的所有劳动者,不论是企业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负伤,
2023-11-04
续签就说明你按照原来的合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是无权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的。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另一种情况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不得少于1年,如果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满10年以上,劳
2023-10-22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该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如果只签协协议没签劳动合同的,协议有效,但用人单位违反法律的规定。因此,事实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诉,有关机构应予受理。当然,企业下岗待工人员,由企业依
2023-10-10
仲裁范围上,劳动仲裁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经济仲裁解决的是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不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纠纷以及非平等主体间的行政争议纠纷。仲裁裁决的效力方面,劳动仲裁不是一裁终局,
2023-09-28
合同到期,定期的劳动合同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除非双方是依法续订或依法延期,否则合同即行终止。终止劳动合同是指企业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终止,也就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劳动关系的终结,彼此之间原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复存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
2023-08-18
因此在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进行合法的劳动合同的补签,那么则是有效的,可以进行劳动关系的确认。
2023-07-14
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依据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而定,如果是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其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称之为事实劳动关系。
2023-04-12
事实上,我国法律制度中也没有强行规定过劳动合同的时限,在司法实践中,劳动合同分成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规定时限,说明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时限跟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没有任何关系。
2022-11-08
变更劳动合同主体是变更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公司法人变更不等于公司主体变更,公司不得轻易变更或者解除此前签订的合同。由于合同存在瑕疵,效力待定合同不完全符合合同生效要件的规定,其是否能生效尚未确定,对当事人是否具有约束力无法确认,即
2022-09-28
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在劳动合同中,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不算违约。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以持续履行的债
2022-08-22
为避免引起争议解除劳动合同落款日期,用人单位应该重新开具正确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在法律上是有效力的。所以,在签订解除同居关系的协议书时,最好不要以分手费、青春费为名。
2022-08-18
是指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劳动合同起始和终止时间,也是劳动关系具有法律效力的时间;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2022-06-0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