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当事人欺诈行为相关法律知识

当事人欺诈行为相关法律知识

  • 离婚时可以放弃共同财产吗

    离婚时,当事人可以自愿放弃共同财产,如果放弃是自愿合法的,离婚后一般不能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但如果一方放弃是因为另一方的欺诈行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放弃共同财产的

    2024-11-05

  • 对方虚假数据下签的合同有效吗

    对方虚假数据下签的合同,即签订合同过程中一方存在欺诈行为,存在欺诈行为则签订的合同无效。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

    2024-10-25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界定

    合同诈骗罪的含义,我国刑法第224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既包括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还包括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主体是一般主体。在实践中应当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

    2024-10-08

  • 合同诈骗在实践中应把握的原则是什么

    合同诈骗,即行为人必须有使对方当事人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有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使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也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阻碍对方当事人使其发生错误;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

    2024-10-07

  •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的界定刍议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并非一件易事。所以正确界定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中的民事欺诈

    2024-10-04

  • 合同上要不要写付款账号

    一般的合同由双方协商内容,所以写不写由双方协商解决。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订约内容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2024-08-18

  • 美容院虚假宣传如何赔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该规定表明,商家虚假宣传进行赔偿是应尽的责任。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

    2024-08-15

  •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民事欺诈虽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处在一定的限度内,故仍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

    2024-08-12

  • 构成商品房欺诈的四个要件有哪些

    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方告知虚假情况,不论是否为自己的或第三个牟利,不妨碍恶意的构成,但如果欺诈者意识到自己的欺诈行为会使自己或第三人牟利、使对方当事人遭受损

    2024-07-27

  • 揭密合同欺诈的无效判定条件

    欺诈行为是指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导致对方误解并订立合同。如果欺诈行为损害国家利益,则合同无效;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则合同可撤销,但在撤销前仍有效。撤销权由撤销权人行使,是否行使由权利人自由决定。法院和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自行处分行为不干

    2024-07-19

  • 个案分析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客观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密不可分。但含有欺诈行为是否定性为无效合同,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由此

    2024-07-15

  • 什么情况下可以从轻减轻行政处罚

    买卖合同中存在的漏洞和欺诈行为主要包括: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代理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标的物为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物,合同内容中的漏洞导致权利得不到保护,恶意履行合同以及虚开支票套取货物。为了防范这些问题,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了解对方

    2024-06-25

  • 如何认定欺诈行为

    欺诈故意是指行为人具有故意欺诈他人的意-思,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被欺诈人的错误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诈人的欺诈所致。诚信原则是民事法律的最基本原则,其要求当事人应当以善意的、诚实

    2024-05-28

  • 签订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此情况下,为防范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非常有必要考虑交易对方的主体资格、履行合同能力、信用情况等。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法明确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合同条款的对等性是公平原则的重要内容。根据合

    2024-05-27

  • 如何维权应对房产中介欺诈行为

    当遭遇中介欺诈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维权。首先,双方可以通过和解或调解来解决纠纷。如果当事人不同意和解或调解,可以根据签订的中介合同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当事人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2024-05-20

  • 在法院双方律师都签了的赔偿金还能再改吗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

    2024-05-12

< 1 2 3 4 5 6 7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 公司法中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 被告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
  •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申请施工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