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在处理有关女职工在“三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时,应全面理解、适用以上有关法规和文件。所以当女性在怀孕期间遭遇解除合同时,我们要学会用正当的法律手段保
2024-01-12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带公章的电子合同如果是依法成立的,合同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规定的,电子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
2024-01-11
隐形购房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和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公民不能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其房地产买卖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合同,或者双方恶意串通签
2024-01-11
故意伤害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的,处十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手段造成死亡或者重伤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基本薪酬项目包括:. 受害人或者遭受精神损害赔
2024-01-1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串通投标罪的立案标准包括:造成招标人、投标人或国家等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采取威胁、欺骗等非法手段;以及因串通投标而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
2024-01-09
现实社会很多时候会发生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比如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且驾驶员逃逸的,作为受害人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那么,起诉肇事逃逸驾驶员及车主的程序?
2024-01-09
采用欺骗手段进行交易是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均予以禁止的行为,手段中尤以引人误解、误认更具有迷惑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引人误解、误认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使众多的消者上当受骗,已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公害”。引人误解、误认行为从本质上属于欺骗性交易行为,是
2024-01-08
尽管悬赏广告在我国已随处可见,但我国法律至今尚无明确规定。悬赏广告的外在形式特定化。②悬赏广告必须包含有对完成特定行为或提供特定行为结果的人奖励条款。悬赏广告作为一项有效刺激大-众参与、集思广益以解决问题的手段,奖励条款是必备的内容之一,表意人必须有
2024-01-08
土地欺骗合同无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的,合同是无效的,受害人可以申请撤销因欺诈行为订立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
2024-01-08
网贷欠款10万一般不会坐牢,属于民事纠纷。但是如果存在恶意透支等行为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不还网贷会遭遇高额罚息和违约金,信用受损,被各种手段催收。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
2024-01-08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民事欺诈罪这一罪名,民事欺诈行为是一种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构成犯罪。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1-08
因为高利贷的“高利”不受法律保护,所以面对借贷者不还钱,放高利贷者不会采取法律途径要债,而是以自己的势力采取违法手段强迫借贷者还债,这不是普通百姓能承受的。如果因为高利贷而受到困扰,不妨借助法律的力量使自己不受迫害。如果放高利贷的人不通过正常的法律途
2024-01-06
目前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大,房地产交易纠纷也逐渐成为投诉热点,消费者需要寻求法律保护,因而商品房买卖合同公证成为一个有效手段。另外在办理商品房买卖合同公证时,购房一方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房屋买卖合同应经过房地产交易所核定;其次商品房开发销售手续
2024-01-06
竞业限制条款作为保守商业秘密的手段,目前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从竞业限制条款的法律含义、现行法律法规评价以及设立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规范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认定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供必要的参考。商业秘密在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约定
2024-01-06
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执行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不得采用恐吓、威胁等不法手段;不得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重新安排探望的时间等具体内容,而应当依法保障判决书内容的切实实现,维护法律与司法的权威。但如果将直接抚养子女一方予以拘留或刑事处罚,必然
2024-01-05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虽然法律、
2024-01-04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