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已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第46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
2025-01-20
如,专门规定了保障起诉权利的条款,强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
2024-12-30
新的行政诉讼法有哪些修改呢?一直以来“民告官”都是非常艰难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权力机关与普通百姓之间的不平等,还来自于诉讼程序的不完善以及千百年来封建习俗影响。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这是四中全会精神在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的
2024-08-03
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在适用法律和遵循的法律程序上具有双重性,除适用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遵循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外,还要适用民事诉讼法,遵循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目前行政诉讼法没有修改,所有
2024-07-31
但近年来,随着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司法便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建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可谓众望所归。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发布,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在全国
2024-06-04
但是行政诉讼被告提交的证据如与民事诉讼的第三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的内容发生重合或者有补充意义,则可以成为民事诉讼部分的证据。在目前行政诉讼法没有修改,所有行政案件均由合议庭审理的情况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组成合议庭,对行政部分与民事部分一并审理。在
2024-05-03
为正确适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实际,现就有关条款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依法提起
2024-02-04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其中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现行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此次为该法实施24年来的首次大修。如修改后的行诉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
2023-09-27
为正确适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实际,现就有关条款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行政
2023-08-18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2-04-07
(三)有关保留、修改或者取消反倾销税以及价格承诺的复审决定;与反倾销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被告,应当是作出相应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
2020-05-25
一是更加重视以审判为中心,突出庭审中心作用。强化裁判文书完整准确概括当事人起诉状、答辩状以及庭审相关诉答意见、对庭审证据的质证辩论意见等。为了适应修改后行政诉讼法的新规定,新增了一审行政协议类行政案件用判决书、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类一审行政案件用判决书
2020-05-25
管辖权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将某个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的一种制度,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对级别管辖的一种变更和补充。由于2015年《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行政诉讼管辖权的转移只能是从下
2020-05-25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于2015年《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行政诉讼管辖权的转移只能是从下级人民法院转移到上级人民法院,而取消了从上级人民法院转移到下级人民法院的规定,这也是和民事诉讼管辖权
2020-05-25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新的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明确:“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行诉解释》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
2020-05-25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企业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及索赔途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拖欠工资应承担法律责任,并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投诉、申请支付令、申请劳动仲裁和强制执行、要求加付赔偿金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的具体法律解释。该解释对诈骗数额的划分、严厉惩处的情形、从宽处理的情形、对近亲属的处理、未遂案件的处理、共同犯罪和追缴财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