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第4条至第11条规定了6种行政处分形式,即: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这6种行政处分与《公务员法》第56条和《行政监察法》第24条的规定一致。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受警告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但可
2024-07-24
第十一条 :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报警、求助和对正在发生的民警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处警民警接到110报警服务台处警指令后,应当迅速前往现场开展处置工作。第二十七条 对涉及外籍人员的警情,处警人员除按规定进行处置外,应当及时
2024-07-20
从轻处罚是在一个量刑或者处罚幅度内,从低线处罚,但总体来说还是在该幅度内,比如某个量刑幅度为3-10年,那么根据从轻情节适用低线判3年就是从轻。比如某罪有2个量刑幅度,一个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个则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犯的行为本来应当
2024-07-20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4-07-19
保障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公司是有权对违纪保安进行处罚的,但需要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下才有处罚,例如解除劳动合同。(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
2024-07-17
辞退是指解除职工职务的法律制度。企业辞退违纪职工要按照规定办事,发现不当行为要及时纠正。被公司辞退的员工工资应当当天结算。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无论何种原因
2024-07-15
2、对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具有违纪等《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原因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属用人单位行使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权利,只要用人单位合法地行使法定解除权,其解除劳动关系的意思到达对方(劳动者),该行为即发生法律效力。
2024-07-12
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
2024-07-09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用以评价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从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具备下列三个要点:。即《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明文规定。
2024-07-07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4日公布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实行)》规定,有一般作弊行为的,5年内不得报考;有严重作弊的,终身不得报考,对作弊者打出一记重拳。据国家公务员局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公务员管理部门将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信息管理系统,使
2024-07-07
村干部骗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款的,对村干部进行处罚的法律保护包括农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4-07-03
如果构成违法的,应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学校负有管理不善责任同时负有对违法违纪学生的处分权。一个人遇到突发霸凌状况,要尽快走开。如果已经遇到校园霸凌,要勇敢地向老师、学校或权威部门反映。当你觉得霸凌已经威胁到你的人生安全,那你必须说出来!遭遇霸凌并且克
2024-07-02
贿选不适用行政处罚。贿选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贿选行为人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按照违法同时必然构成违纪的事实,在追究法律责任的同时,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贿选属于破坏选举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予以处置。根据选举法第五十
2024-07-02
从人社部获悉,该部日前印发《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对事业单位招聘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对于个别单位在公开招聘中搞“因人画像”、“萝卜招聘”等违纪违规行为,人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如出现违纪违规行为逾期不改正的,要对直
2024-07-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工作人员主动交待违纪违法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可以减轻处罚。应当给予警告处分,又有减轻处分情形的,免予处分。第十五条 违纪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检
2024-07-01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24-06-2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