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名签订合同的法律问题。合同主体的法律规定要求合同主体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等,使用艺名签订合同不被法律承认。在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时,需要注意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内部职能部门的签约问题、对方的营业执照及年检情况、资质现状和履约能力评估等方面。确保合同
2025-04-27
中标人未交履约保证金时是否能解除合同的问题。履约保证金是确保合同履行的财力担保,但其性质和效力缺乏法律依据。合同解除的依据包括一般法定解除条件、特别的法定解除条件和约定解除。在特定情况下,如建立了供应商的诚信档案和综合考核评估制度,履约保证金不再必要
2025-04-12
工程竣工后的结算问题。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结算,包括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的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和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活动。结算方式主要有按月定期结算、分段结算和竣工后一次结算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包括组织验收会议、汇报工程合同履约情况等
2025-03-30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了解发包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承包方的资质情况、施工能力、社会信誉和财务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实际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的认定方法,提醒承包人应注意保留证据,避免因合同细节问题陷入法律纠纷。建议委托专业律
2025-03-21
没有签合同的情况下能否退还定金的问题。退还订金的条件并非取决于是否签订合同,而是根据合同是否具备持续履行性以及无法履约的原因。如果合同无法履行是由于收取订金一方或不可归咎于双方的原因,订金应被返还。但若因交付订金一方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则订金可能
2025-03-17
买卖双方在钢材交易中的风险提示和合同条款。甲方作为卖方需审查合同相对方的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对签约方为企业或个人的情况分别提出了审查建议。乙方因工程建设需要向甲方购买钢材,双方需明确货量、价格、交货与验收等条款。合同中规定了乙方不得从其他渠道购买钢材
2025-03-09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风险提示。在签约前,双方应审查对方的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了解真实情况,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并使用标准的合同范本。合同内容应合法并充分保护自身权益。同时,合同应明确货物的清单和价格、质量与技术标准、产品包装、收货事项等。在支付
2025-03-05
在合同签订前,要通过工商部门、银行或者委托律师摸清对方的主体资格、企业信誉、注册资金、隶属关系、经营状况、设备条件、技术状况、履约能力等情况,还要对对方提供的有关文件、材料认真进行核对,防止对方利用假单位、假身份、假证件、假货源来进行诈骗。如果拿不准
2025-02-10
出国游一般是需要交纳保证金。根据现行旅游合同中条款规定,由于旅行社对参团游客擅自分团、脱团及滞留境外、逾期返程需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旅行社有权根据游客的实际情况收取保证金,具体保证金的标准以及收取和退换方式则由双方另行约定。但由于出境游客人履约保证金
2025-02-07
签订合同前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
2024-12-27
根据实际情况,甲乙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了解除合同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同意解除之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及相关协议,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随之消失。双方不再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另外,甲方同意退还乙方已交纳的施工管理费和履约保证金。双方都保留通过诉讼
2024-12-17
合同违约的原因非常多样化。首先,由于合同主体方面的原因,比如对对方的资信情况了解不全面或者根本不了解,没有认真考虑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此外,企业
2024-12-14
按照我国,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先后顺序,分为一方先为履行、一方后为履行或双方同时履行这几种情况。先为履行抗辩权因对方提供相当的履约担保而消灭,故又称为保证履行抗辩权。后为履行抗辩权和同时履行抗辩权均要求对方不迟于自己履行。这两种抗辩权的行使要件基本相
2024-11-20
《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依据此规定,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地震等不可抗力事件,而影响合同继续履约,当事人免于承担违约责任。通常情况下,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如果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小于法定范围的话
2024-09-15
外商及台港澳侨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通过检查督促中外投资者和企业严格执行合同、章程规定的出资期限、产品出口比例和其他各项义务。
2024-06-17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