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婚前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房产登记在支付首付款一方名下,离婚房产归登记一方。实际上,一方婚前出资购房,买卖房屋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房产证只是对购买方对房子产权的确定。
2024-03-14
通常在标准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里,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双方自行约定,只要双方约定使用面积不能大于1%,或者05%,都可以,只要是双方约定都可以,多了怎么办、少了怎么办都可以约定。
2024-03-13
开发商与售楼人员的法律关系无非有两种:一是劳动关系,开发商属于用人单位,售楼人员属于劳动者;一是委托代理关系,售楼人员与开发商不是劳动关系,开发商委托售楼人员进行房屋销售。所以,购房人对售楼人员的宣传承诺不要轻信,要尽量要求将其写入合同,以防止发生纠
2024-03-12
事实上,张某未付任何房款,该房屋也由陈某及家人实际占用并使用。张某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后,于2006年4月以自己的名义将该房屋抵押给银行后,获得15万元贷款。陈某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张某立即协助他办理系争房产的过户手续。综上,陈某和张某均系为取得银行贷款而签
2024-03-12
购房合同违约金担保合同当事人履行购房合同。购房违约金是不能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购房合同的违约金是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购房违约金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如果购房违约金约定的过低或者过高,可以向法院申请适当的减免或增加。
2024-03-12
2006年5月,张萍(化名)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购买房屋一套,付款方式为银行按揭。2007年6月张萍与赵义(化名)登记结婚,1年后办理房屋登记手续,2009年双方离婚,但对房屋权属问题争执不下。女方认为是自己婚前购置的财产,自己是按揭贷款人,房屋应属于自己所有。而
2024-03-12
开发商工程违约的赔偿方式主要有三种。如果购房合同中已明确约定了违约赔偿方式,则购房者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要求赔偿。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赔偿标准,但开发商的违约行为严重到导致
2024-03-12
若不存在上述情形,那么房子可能会优先判给产权方或者无过错方。夫妻一方婚前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房产登记在支付首付款一方名下,离婚房产归登记一方。一方婚前全额出资购房,婚后采取得房产证的,不能简单的
2024-03-11
开发商如若不配合维修,《验房报告》与《购房合同》将成为业主维权的主要证据。业主可先向住建委举报,找仲裁委员会仲裁,或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诉讼。在购房合同中,开发商会与业主约定房屋质量责任,若房屋出现质量问题,一般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在验房时,业主需要在《
2024-03-10
被买受人实际享有的升值部分应该作为直接损失要求出卖人予以赔偿。另外,房价上涨时,由于此购房合同的解除可能导致返还的购房款不足以再支付购房者购买其他的房子,开发商是需要赔偿购房者的。部分共有人未取得其它共有人同意,擅自出卖共有房产的,其买卖行为也无效。
2024-03-10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第条中的规则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2024-03-10
最严重的是,签阴阳合同还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4-03-10
由于实际上的“零首付”是由开发商或中介通过预先垫付,或者是通过虚拟抬高房价,多从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获得首付款,那么开发商和购房者签订的合同也存在较多法律争议和法律风险。
2024-03-09
建设部关于《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购房人收到变更合同通知后,认为变更后的规划、设计不符合个人的需求,在十五日内有权作出退房决定,开发商应当同意其退房要求
2024-03-09
根据合同法原则,开发商的宣传广告内容是否构成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关键。一般性的宣传广告只是要约邀请,而非要约。但如果开发商的广告宣传中有关承诺与实际交付的房屋不一致,开发商就构成了违约,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返还购房款和利息,并赔偿损失。开发商对虚假宣
2024-03-09
如果双方协商不成,这位市民可能将面临违约责任,甚至要承担相应的赔偿。在约定中,应注明款项的金额、违约责任等,甚至要约定清楚什么时候签订购房合同,以免付了款项后签约遥遥无期。
2024-03-0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