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竞合问题引起了不同的理解和司法实践不一致的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劳动者在受到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病损害时,除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外,还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民事赔偿要求。然而,由于法律规定的
2024-12-28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的,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2024-12-2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区分医
2024-12-15
司法实践中,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本人、患者死亡时的近亲属、患者的被扶养人、参与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均可以作为原告,提出医疗事故损害的赔偿,对此,我国法律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医生诊断错误,可以去卫生局投诉。《侵权责任法》之医疗侵权责任第七章医疗损害
2024-12-07
虽然在这些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医疗纠纷案件中,确认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已不在少数,但并不意味着法院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在审理医疗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还是存在很多的疑问有待于解决。构成医疗损害赔偿责任,要求医疗违法行为
2024-11-2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利用刑事诉讼程序解决定罪量刑直接有关的损害赔偿问题的一种特殊民事诉讼。在司法实践中,调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已被广泛运用,在处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被告人是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①刑事被告人及没
2024-11-23
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抢夺、诈骗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司法实践中,以这个理由申请取保候审的,只有严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会批准取保候审。 6、同时,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实践中90%以上审判时取
2024-10-10
从司法实践来看,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综合法,即根据本省法院系统制定的具体规则,综合考虑各项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确定赔偿总额。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着同样的事实却有不
2024-10-08
学校根据过错承担责任。如果参加了学平险,可以在学平险中申请理赔。另外,有部分学校可能会举行捐款,但这个只是善举,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在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学校应当如何承担责任,也就是学校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司法实践非常关心的。公平责任原则,实质是在
2024-10-07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当身体、健康、生命权受到损害后,除应当赔偿其财产上的损失外,还应对其本人或亲属给予一定数额的金钱予以抚慰的制度。在审判司法实践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涉及的精神抚慰金时,一直存在有两大问题引发的争议。因此如果受害人没有提出精神抚慰金赔
2024-09-23
严格地说,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但司法实践中是按照遗产的法律规定分配和处理。显而易见,死者的死亡赔偿金不属于上述遗产的任何一项。而死亡赔偿金既是一种精神损害赔偿,也是一种可能的经济损害的赔偿。死亡赔偿金除了具有精神损害赔偿这一特殊功能之外,其经济损害的
2024-09-06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残疾辅助器具的赔偿标准、更换周期、赔偿期限未作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争议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各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具体规定,统一裁判标准,减少争议,提高裁判效率。残疾辅助
2024-09-05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对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标准、更换周期、赔偿期限未作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由各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残疾辅助器具的配置原则、类型、价格、更换周期、赔偿期限的具体规定,统一裁判标准,减少诉讼争议,提高裁判
2024-08-30
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涉及精神损害赔偿时,法官或合议庭应依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审判实践经验,结合具体的案情,确定一个相当或适当的赔偿数额。即只有受害人正式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才对此予以审理和裁判。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应
2024-08-14
人身损害赔偿是人民法院受理的侵权案件的一种主要类型。从司法救济的角度看,人身损害赔偿体现为一种的法律关系,即侵权损害赔偿之债。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赔偿的主体范围,即赔偿权力人和赔偿义务不在实体法上和称谓不一,往往导致与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2024-08-10
一、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后房屋差价损失属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吗? 如何确定房屋升值的差价损失,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无具体的规定,可参照国内部分地区的司法实践经验确定如下认定原则:。 1、如果双方当事人对房屋升值的差价损失能够通过协商确定的,则按照其约定
2024-08-0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