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拾得遗失物行为是相关法律知识

拾得遗失物行为是相关法律知识

  • 有毁损灭失情形该怎么办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失效。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这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上的规定,有些人会以为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东西,但是这并不合情合法,拾到遗失物毁损灭失是

    2024-01-16

  • 拾得遗失物返还纠纷该如何解决

    遗失物返还纠纷案件,适用一般地域管辖,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要注意其与占有物返还纠纷的区别。因此,在争议标的是遗失物时,本案由与返还原物纠纷发生了竞合。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遗失物权利人享有遗失物返还请求权,拾得人应当

    2024-01-13

  • 盗赃遗失物怎么理解,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从善意取得的适用条件看,盗赃遗失物是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若失主不向有关部门举报对方拒不归还自己遗失的财物的,拾得者也可以用合理的价格进行转让,此时的第三人就适用善意取得。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因此,只要符合以上四个条件即可适用

    2024-01-08

  • 拾得遗失物品被丢失应该如何处理

      拾得他人遗失的物品应该要主动交还原主或者放到公安厅进行发布遗失消息,而有一些拾得该物品的人就会认为拾到的遗失物应归自己所有。其实如果拾得他人遗失物但拒不归还他人的,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下面就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拾得遗失物品被丢失应该如何

    2023-12-23

  • 丢失物品原主人基于什么权利可向善意第三人请求返还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丢失物品原主人要求善意取得的第三人归还物品,是基于原主人对该物品拥有的所有权,但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第一百零七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第一百零九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2023-12-07

  • 处分遗失物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他人遗失物而予以占有的法律事实。拾得人与权利人之间法律关系的处理规则是:。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拾得人可以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但不得要求支付报酬。

    2023-12-04

  •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是否构成侵占罪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有权请求权利人支付因保管遗失物支出的必要费用,有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2023-11-21

  • 认定无主物案件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无形财产或精神财富,不属于认定无主财产的范围。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财产无主的情形有:第一,财产所有人已不存在或者谁是所有人无法确定的;第二,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第三,拾得的遗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饲养动物,经公安机关或有关单位公告满6个月无人认领的;

    2023-11-10

  • 遗失物遗忘物哪个更严重,有什么区别

    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第二款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由于民法与刑法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术语,因而民法学界有人认为遗失物与遗忘物应当加以区分,这种区分主要表现在:。侵占遗失物与侵占遗忘物所

    2023-11-06

  • 拾得遗失物应当妥善保管,重大过失致其损坏要赔偿吗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遗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种权利,比如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比如甲丢了一只手机,如果这

    2023-10-21

  •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后怎样处理

    由公安等有关部门通知所有人领取,仍人不知道所有人的,则有关部门应及时发布招领公告。在这期间拾得人和有关部门都有妥善保管遗失物的义务,如果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

    2023-10-18

  • 遗失物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

    届时可援用《合同法》第54条“因乘人之危,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可根据意思自治的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消该合同”,请求法院根据悬赏广告的诚实信用原则,利益对等原则和公平原则来判定,即拾得人有归还物品的义务,悬赏人有支付报酬的义务,再结合拾得

    2023-10-11

  • 遗失物适用抵押权还是留置权

    遗失物失利人有行使留置权的权利。如果权利人不支付必要费用或者不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有权留置遗失物。因为,权利人的义务和遗失物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反之,若拾得人侵占遗失物,则应适用《物权法》第244条的规定,拾得人作为恶意占有人,无论对于

    2023-09-30

  • 拾得遗失物无权占有还是可以占有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必须无偿归还失主,而不能据为已有,但拾得人因此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失主应予偿还。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

    2023-09-30

  • 什么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返还的方式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

    2023-09-30

  • 无主物埋藏物的归属权是怎么样的

    现在主要采用客观状态理论:埋藏物与遗失物的区别,仅在于发现的时候,是否处于被埋藏于他物之状态:如果是,则为埋藏物;否则就是遗失物。遗失物如果长久埋藏于地下则为埋藏物;而埋藏物露出地面为他人拾得,则为遗失物。无主物是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抛弃物

    2023-09-12

< 3 4 5 6 7 8 9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 公司法中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 被告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
  •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申请施工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