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村干部侵占挪用征地补偿款的,村民可以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反映情况,也可以向检察机关举报。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动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人口。
2024-09-15
本文解答了一个关于“外嫁女”能否参与村里征地拆迁补偿款分配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作者指出,无论女性是否嫁人以及嫁到哪里,只要她具备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就有权利参
2024-09-13
随着征收拆迁工程的推进,农村的土地房屋面临征收,农民希望能多争取拆迁补偿。然而,实际拆迁中,拆迁补偿分配出现问题,农民质疑村集体是否贪腐,导致暴力事件。最高人民法院认
2024-09-03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拆迁户在与征收方达成协议后,补偿款却迟迟未支付。拆迁律师团提醒农民朋友们,补偿款应在三个月内支付到村集体账户,否则构成违约违法。如果补偿款未支付,农
2024-09-02
拆迁律师团提醒农民朋友注意,补偿款应在三个月内支付到村集体账户,否则构成违约违法。根据《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被征收人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征收方不得采取非法方式
2024-09-02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户常常遇到补偿款迟迟未到手的情况。拆迁律师团提醒农民朋友们,补偿款应该在三个月内支付到村集体账户,否则构成违约违法。根据《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
2024-09-02
不合理,征收土地时,要对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款是一个集合范畴,包括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指国家建设依法征用土地时对被征地农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水井、道路等附着物造成损害而由用地单位支付的补偿数额;凊苗补偿费是
2024-08-30
父母超生后会被处罚,超生的子女与其他子女一样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并且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时具有农村经济集体成员资格的,可以获得经济补偿,所以超生子女也有征地补偿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
2024-08-30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是归全体村民所有的,所以农村征地时,征地补偿款是归全体村民所有的,由村集体进行分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
2024-08-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购买农村的自建房被拆迁的,购房者是可以获得经济补偿,但宅基地是归集体所有的,如果购房者不是农村经济集体成员的,没有土地补偿款。但是可以通过买卖合同向卖方主张。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市、县和乡(镇)人民政
2024-08-21
村里的土地归村集体所有,征收时应征求村民意见并补偿村民。然而,有些地方征地时并未征求村民意见,由村干部代签补偿协议并将钱直接打给村民。这引发了村民对补偿款提出异议的
2024-08-12
随着征收拆迁工程的推进,农民面临土地房屋被征收的问题。拆迁补偿款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际拆迁过程中,拆迁补偿的分配问题引发了争议。很多农民认为自己的土地补偿
2024-08-11
个人拆迁补偿款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个人拆迁补偿款信息,是属于私人信息,并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府不应公开这些个人信息。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各项
2024-08-10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地补偿的项目是比较多的,如果开垦的荒地荒山所有权是农村集体的,土地补偿款归村集体所有,而青苗补助、地上附着物等的补偿归开垦者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条规定: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2024-08-09
超生的子女是指超过法律规定准许生养小孩范围而额外生养的小孩。所以,对于超生子女,如已接受了处罚并已执行到位,而且进行了户口登记的,应当享有本村村民的同等待遇,即有权享有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权。第二十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
2024-08-08
土地补偿款的分配规定如下:土地补偿费应分给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安置补助费应分给在承包期内失地的土地承包人,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应分给经营种植者和附着物权利人。
2024-08-0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