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开除员工时,根据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
2024-07-06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根据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加班指的是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上班的时间,而加点则是指每天超过8小时的上班时间。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雇
2024-06-30
摘要: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员工辞职手续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劳动法》一方面赋予了职工绝对的辞职权,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2024-06-29
五级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生活护理费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其他。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
2024-06-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一是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二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三是严重失职、营私舞
2024-06-18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辞退职工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2024-06-12
裁员是指用人单位因经济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新劳动法,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如果需要裁减20人以上或
2024-06-10
根据劳动法律师的解读,你在离职时需要向公司支付招聘费用,但公司有责任证明费用的存在和数额。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如果公司出资招聘了你,你在合同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
2024-06-10
企业支付赔偿金的条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若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者一个月至一年期间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应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 2、若用人单位违规未与劳动者签
2024-06-09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因劳动权益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规定内容引发的争议属于既定权益的争议;而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引发的争
2024-06-09
公司拆迁员工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可视为因为客观原因变动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终止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4-06-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法赔偿金的支付情形包括: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
2024-06-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9条和第63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安排她们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和哺乳期
2024-06-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公司搬迁后解雇员工需要按照一定的赔偿标准进行补偿。具体标准是,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需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工作时间超过六个
2024-06-07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我们说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适用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才可以“双倍工资”。
2024-05-28
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
2024-05-24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