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应受理消费者受到损害的投诉。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应受理消费者对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的投诉。
3、应受理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其权益受到损害的投诉。
1、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纷不予受理。
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不予受理。
3、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合格证期不予受理。
4、商品标明是"处理品"的除外(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
5、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不予受理。
6、被投诉方不明确的不予受理。
7、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而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不予受理。
8、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的不予受理。
9、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不予受理。
1、遇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条所列情况,投诉人当时不能提供明确的被投诉方的,应积极协助消费者查找应负责任者,能够确定的,应予受理。
2、对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侵权问题投诉,可告知投诉者保留现场和证据,及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投诉的消费者坚持要求消协调解的,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进行。
3、按投诉内容和有关规定,需由行政部门处理的,建议消费者直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对已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但久拖不决或只对经营者处罚,未给消费者追偿损失,消费者又向消协投诉的,消协可以向该行政部门反映、查询并提出建议。
4、地方法规赋予消协其他职责的,按当地通过施行的法规执行。
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遇到故障或突发事故的投诉法律要求。消费者应及时保护现场并请相关部门出具勘查证明。投诉时,应写清楚投诉信,提供必要的说明材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真相。同时,消费者还应注意收集保留购物发票、使用说明书等,保存损害实物和相关材料,注意投诉的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情况。其中规定了应受理的投诉类型,包括消费者受到损害、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和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权益受损等投诉。同时,也明确了不予受理的投诉情形,如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纠纷、商品超过保修期和合格证期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酌情处理的情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假一赔三规定的执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质量法中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相关规定,重点阐述了生产销售领域和经营性服务活动中使用的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类型。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掺杂掺假行为的认定问题,包括法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消费者协会的角色变化及支持措施。消费者协会被赋予更多职责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包括举证责任倒置等改变有助于消费者维权。政府应支持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并提供必要经费。同时,公益诉讼主体扩大也受到关注,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利益。最后提醒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