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 > 没有生产日期如何维权

没有生产日期如何维权

时间:2024-11-18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552
够买东西的时候很少有情况是生产日期都没有的,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严重的了,对于这种品质的东西应该进行投诉,有可能是其中有危害人体的东西存在的,那么如何维权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没有生产日期如何维权

食品生产日期缺失明显是违反法律的,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属于不合格产品,不能上柜销售。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规定,可以要求退货并赔偿十倍损失。此外,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举报,他们可以对制造企业和销售商进行行政处罚。

维权受理原则

消费者协会接受消费者的投诉,根据地域和级别的原则进行管辖:

一、地域管辖

对于消费者的投诉,由被投诉方所在地的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如果被投诉方所在地与消费者的常住地不一致,由消费者常住地的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

二、级别管辖

如果案情涉及两个县级辖区以上,由共同的上一级(市级或省级)消费者协会处理。如果案情涉及两个市级协会辖区以上,由省消费者协会处理。省消费者协会可以委托辖区内与案情有关联的任何消费者协会处理已受理的投诉。

三、特殊情况

省消费者协会收到的来信及网上投诉案件可以直接转到当地消费者协会处理,对于重大、疑难的投诉案件可以直接受理。外籍消费者投诉国内经营者的,由被投诉方所在地的县级消费者协会处理。省内消费者在上海、江苏、香港、澳门地区消费引发的争议,可以向消费者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

维权业务范围

以下投诉不予受理:

一、无明确被投诉方

如果投诉没有明确的被投诉方,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二、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如果投诉是经营者之间的争议,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三、经营者事前已经向消费者真实地说明商品存在瑕疵等情况

如果投诉的商品存在瑕疵等情况,而经营者在事前已经向消费者真实地说明,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四、已经达成和解(调解)协议并履行,且无新理由和相关依据的

如果投诉的各方已经达成和解(调解)协议并履行,且没有新的理由和相关依据,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五、消费者提供不出任何必要证据的

如果消费者无法提供任何必要的证据支持投诉,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六、已经由法院、有关行政部门、仲裁机构受理和处理的

如果投诉已经由法院、有关行政部门或仲裁机构受理和处理,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七、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由指定部门处理的

如果投诉的事项在法律或法规中明确规定应由指定部门处理,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八、其他情况

如果投诉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范围的其他情况,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消费者协会在接到投诉后的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出具不予受理的函件。受理投诉案件后,一般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调解。如果案情复杂、情况特殊,经双方同意可以延长至三个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强调设置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人员的任命要求和职责。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

  • 产品召回的法律规定

    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法律规定。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产品相关活动的各方,制造商需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费用。当汽车产品存在缺陷时,需按照主动或指令召回程序要求组织召回。召回制度旨在保护消费者安全,促进企业发展,并维护我国消费者国际经济利益。

  • 案情简介

    梁先生在小米公司官网购买手机后,因遇到手机自动重启、程序丢失等问题认为公司虚假宣传而将其告上法庭的案情。法官认为小米公司的广告虽然夸大效果但并不构成民事欺诈,实际交付的手机与广告宣传的配置一致,只是广告描述过于夸张。不当的广告宣传并不等同于欺诈行为,

  • 合同约定中的用人单位权利

    劳动合同中的用人单位权利。在劳动合同约定中,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或岗位,但需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其合理性。口头变更劳动合同是有效的,但必须在口头变更后履行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但单方调岗需双方协商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 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 检查发现存在事故隐患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