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价格法》所禁止的经营者不正当价格行为有哪些?

《价格法》所禁止的经营者不正当价格行为有哪些?

时间:2024-11-14 浏览: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120

禁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竞争,而价格竞争是经营者之间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不正当的价格行为会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以下是一些禁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1. 操纵市场价格

操纵市场价格是指经营者消除或限制价格竞争的行为,通过相互串通来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直接利用价格进行不正当竞争。

2. 低于成本倾销

低于成本倾销是指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 哄抬价格

哄抬价格是指故意扰乱市场秩序,在商品供不应求时,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这种行为可能引起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恐慌,造成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

4. 价格欺诈

价格欺诈是指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常见的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降价和模糊标价,这些行为不仅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秩序。

5.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经营者在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不同价格待遇。这种行为妨碍了同等条件下的正当竞争,限制了竞争的发展。

6. 变相涨价或变相降价

变相涨价是指通过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以变相提高价格。而变相降价则是通过降低等级等手段降低商品价格。这些行为都损害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7. 牟取暴利

暴利是指通过不正当的价格手段在短期内获得的巨额利润。这种行为严重背离价格,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暴利行为还会误导投资方向,扭曲产业结构。

8. 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除了上述列举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外,《价格法》还禁止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这些行为虽未具体列举,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可能会出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红带货被指虚假宣传,如何判定虚假宣传

    网红带货中的虚假宣传问题,并介绍了如何判定虚假宣传。根据广告法,虚假宣传包括夸大商品效能、虚构使用效果、描述与事实不符等行为。发布虚假广告的主体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如知道或应该知道广告虚假仍发布的需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并寻

  • 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的法律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需向销售者索取卫生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行为,以及不同情况下索证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哪些机构出具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有效,以及证书内容的要求。

  • 经营者应履行的告知义务是什么

    经营者应履行的告知义务,包括发现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时应立即向行政部门和消费者报告,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同时,还详述了经营者应遵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各项义务,如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义务、保障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真实信息提供的义务等。此外,还提到

  •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的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判决,若经营者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商品符合法律要求,一般会裁定经营者败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经营者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同时,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举报,保护自身权益。

  • 虚假荣誉宣传如何处罚
  • 虚假广告能要求赔偿吗
  • 如何举报商品虚假宣传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