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证据规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依职权主动调取证据。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的调取范围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相关事实认定;二是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或第三人在举证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取证据。根据行政证据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以下三种证据材料:一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而需要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二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三是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证据规定将申请人限定为原告和第三人,而被告不在此范围内。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调取证据申请时,应当提交调取证据申请书,并清楚说明证据持有人的基本情况、拟调取证据的内容、申请调取证据的原因及要证明的案件事实。
人民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调取证据条件,应当及时决定调取;如果不符合条件,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发送通知书,说明不准许调取的理由。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后的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提出一次书面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作出答复。如果根据申请调取的证据未能取得,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网站还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
根据行政诉讼证据第十二条规定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根据行政诉讼证据第十五条的规定,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
证据的审核认定,是指法官在听取当事人对证据的说明、对质和辨认后,对证据作出的采信与否的认定。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下列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在对证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