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交易 > 证券上市 > 股票期权制在中国行不通

股票期权制在中国行不通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236
最近,**微软与花旗银行都要退出股票期权制。其实美国龙头企业这样做,应该在安-然事件之后就初露端倪了。因为安-然事件之后,一向为美国资本市场十分推崇的股票期权的问题终于爆发了。受近年来美国股市熊市的影响,加上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美国的股票期权正在变为公司经理滥用权力和报酬体制出了问题的象征。因为,这种股票期权制安排预示着公司经理可能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公司经理往往会不择手段地抬高股价,甚至于不惜以身试法。安-然等公司高层者做法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以往一直被认为对企业经理及员工最好的激励约束机制会出问题?是制度设计本身有问题,还是没有相应的制度实施环境?在美国,为什么股票期权制在20世纪90年代会风光一时,而到2000年美国股市下跌时不仅风光不再,而且股票期权制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在美国法律制度那样健全、个人信用比较好的情况下,股票期权制都会出问题,那么在中国的转轨经济中推行股票期权制能够成功吗?

以往,国内有不少研究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质量低下,就在于上市公司对公司经理激励不足,由此必然会造成上市公司普遍业绩低下,相应地,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难以获得满意的回报。因此,认为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推行股票期权制是解决这种弊病的一种好办法。也有研究表明,这几年来所推广的股票期权制的公司在业绩与公司的质量上有所改善。但是,目前国有上市公司的质量低下问题在哪里?是因为国有上市公司的经理收入不足、激励太弱,是因为国有上市公司的经理贡献太大而收入水平太低吗?推行股票期权制会增强对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吗?中国推行股票期权制能够行之有效吗?

其实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目前国有上市公司的经理多数不是贡献太多,获得太少,反之,他们却在分享着两种体制的好处,而不承担获得收益任何成本。一方面,一些国有上市公司的经理分享计划经济的好处,他们的任职不需要公开选拔竞争。他们中的一些人任职既与他们的个人素质无关,也与工作业绩没有关联,一切完全在于对所任命官员的关系或忠诚度。同时他们的经营业绩并不在于他个人的能力与努力,而是在于政府的优惠政策,在于政府给予其企业的条件。有的即使该公司经营最差,违法乱纪行为最严重,由政府分配的壳资源却仍然以资产重组的方式一直存在下来。例如郑*文,这家做假造假的国有上市公司,个人的行为无论多么恶劣,公司亏损如何严重,但仍然能够以种种方式起死回生。试想,像郑*文那样一家公司都能够恢复上市,那么还能够有哪家上市公司不一定终身呢?既然公司一定终身,那么公司经理做好做坏会有多大差别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现实分析

    作为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所有者给予经营者的一种权利,经营者凭借这种权利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可以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并在其认为合适的价位上抛出该股票以获得差价。目前,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己向经理人实施了

  • 实行股票期权制的作用

    股东目标函数和经营者目标函数是不同的,股东追求的是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追求的是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只有将经营者的最大利益和公司股价捆绑在一起形成共同利益和价值偏好,才能做到二者兼容,而股票期权制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而产生的。

  • 股票期权制的特征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摆脱了过去传统的以会计利润等指标为业绩评价标准的做法,通过与企业股票增值挂钩的方式,使代理人能够分享股票增值的好处,进而得以分享剩余索取权。股票价值是公司未来收益,股票价格是股票内在价值的外现,二者的长期变动趋势是一致的

  • 国有企业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刍议

    改革开放以来,为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租赁制、委托代理制等形式发展到1994年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的年薪制。而当被国外企业广泛采用的股票期权薪酬制走近我们时,才使

  • 创业板股票期权制规则设计
  • 如何有效实行股票期权制
  • 浅析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现状
证券交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