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并提供了劳动服务,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因此,试用期7天未支付工资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的长度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进行限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对于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那么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将作为劳动合同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处于试用期的一方只能是劳动者,而处于实习期的一方是在校学生。
试用期的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义务,并支付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学生实习所在的单位对于实习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也不需要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试用期内由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满足需求的人力资源;而在实习期间,实习学生所在单位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实习活动与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相似之处,但在目的上存在本质的不同。
合同试用期规定的内容。试用期约定需遵循六点规定,包括协商约定、期限限制、计算方式等。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试用期工资的问题。试用期工资需根据劳动合同来确定,合同中有约定就有有效益工资。试用期的时间长短和次数限制因劳动合同期限而异。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况包括完成一定任务的合同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单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试岗期没有工资肯定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用人单位应该按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工资。
试用期前七天不给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