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 > 禁止女员工在职怀孕是否违法

禁止女员工在职怀孕是否违法

时间:2024-01-27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36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劳动者时不得进行性别歧视的,并且要男女同工同酬,而有些用人单位不平等对待女职工,那么禁止女员工在职怀孕是不是违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禁止女员工在职怀孕是否违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禁止女职工在职怀孕是否违法

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相关规定,禁止女职工在职怀孕是侵犯生育权的行为,这种约定是无效的,也是违法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根据第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根据第六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生育权内容

生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生育子女及获得与此相关的信息和服务的权利

生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生育子女及获得与此相关的信息和服务的权利。生育权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生育自由

生育自由是指自由而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时间、数量和间隔的权利。

公民有权自由地决定是否生育。生育是公民的权利,不生育也应当受到尊重,不应受到歧视。

男女双方在繁衍后代问题上享有平等的权利。一方的生育权力不得妨害另一方的生育权利。

繁衍后代是男女双方的共同行为,实现该权利应以双方协商为基础,需要双方共同的意愿。

2、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是指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和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的权利。

公民有权获得科学知识和信息、有避孕措施的知情权和安全保障权利,以及患不孕症公民有获得咨询和治疗的权利。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指导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停薪留职怎么办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女职工停薪留职的法律规定及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等解除或变相解除劳动合同。如遭遇此类情况,女职工有权要求补偿,并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同时,对于未婚先孕被辞退的情况,用人单位也不得

  • 女职工流产有流产假吗?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时,单位应根据医院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根据劳动部的通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期间工资照发。在北京,根据《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怀孕不满

  • 劳动合同到期什么情况下可以续签

    劳动合同可以续签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以及连续工作满15年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项规定,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否则用人单位

  • 生育险一般报销多少钱

    生育险的报销金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生育津贴的计算公式为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假期天数。生育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医院定额结算。其他补贴和情况按相关规定执行。社保参保需要携带个人社保卡和身份证,到所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自

  • 两名罪犯因在监狱服刑期间殴打同监犯人被判无期
  • 鼻子打骨折案件的法律判决如何?
  • 禁止女员工在职怀孕是否违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