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管辖范围
时间:2023-12-18 浏览:5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发生权益冲突时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问题,常见的比如,当劳务合同中本人与公司产生纠纷的时候,就可以让仲裁委员会介入解决纠纷。那么,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是什么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会为大家详细地进行说明,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仲裁的管辖范围
一、仲裁适用范围
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二、不适用仲裁的纠纷
以下纠纷不适用仲裁:
-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
一、地域管辖
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性仲裁机构,负责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其管辖范围如下:
- 市、县仲裁委员会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除上级市辖区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以外的劳动争议;市辖区仲裁委员会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区属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地区仲裁委员会管辖委员会管辖所在地直属企业、中央、部队驻皖企业、省属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省仲裁委员会管辖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和跨省、地、省辖市的劳动争议,以及它认为应当受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 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受移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仲裁委员会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报请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不得自行移送。
- 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异议,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最先收到申诉书的仲裁委员会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
二、设立仲裁委员会的程序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 办理机构:各地司法局法制处,应向登记机关提交必要的文件。
- 办理时限:审批时限为10日,即各地司法局应在收到申请设立登记证明材料之日起10日内,对符合设立条件的仲裁委员会予以设立登记,并发给登记证书。对符合设立条件,但所提供的文件不符合要求的,要求补正后予以登记。对不符合条件规定的,不予登记,并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和救济途径。
- 申办对象资格:
- 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 有必要的财产;
- 有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 有聘任的仲裁员。
- 办理程序: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向各地司法局办理设立登记。各地司法局对仲裁委员会的设立登记自做出登记之日起生效,并予以公告,同时报司法部备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仲裁协议的管辖权异议提出时间
我国仲裁协议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时间,说明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期限是在仲裁庭开庭前,没有具体规定其他关于管辖权的异议提出期限。文章还介绍了仲裁管辖权的基本内容和仲裁机构通过受理案件确立的管辖权,包括受理仲裁申请和进行仲裁程序的管辖权,并扩展到其他方
-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权问题
黄某与上海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管辖权问题。黄某在工作中受伤后,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索赔。双方约定管辖被提出异议,一种观点认为约定有效,另一种主张因排除劳动者选择管辖的权利而无效。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案件不适用约定管辖,而应适用
-
首席仲裁员是几个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所以首席仲裁员是一人。仲裁条款的约定目的在于,合同如发生争议,将合同争议交由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来裁决,排除了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的管辖权。常有约
-
仲裁庭的管辖权
3、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异议,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最先收到申诉书的仲裁委员会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
-
北京劳动争议的管辖权怎么确定
-
在江苏是怎样采用劳动仲裁管辖原则的
-
小议劳动争议案件管辖